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

ID:47440928

大小:8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01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_第1页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_第2页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_第3页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_第4页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递推公式〜分析一些同类特殊事例,确切判断出它们所共有的因果联系和特征,作出一般结论。这种由特殊推出一般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推理。物理学中许多普遍概念和规律都主要是用归纳推理得出的。归纳推理是解决物体与物体发生多次作用后的情况,即当问题中涉及相互联系的物体较多并且有规律时,应根据题目特点应用数学思想将所研究的问题归类,然后求出通式。常用它来研究运动规律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连续进行的、具有共同规律而具体数量特征不同的多阶段运动问题。它具体方法是先分析某一次作用的情况,得出结论;再根据多次作用的重复性和它们的共同点,把结论推广,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或导出联系相邻两次作用的递推关系式,再把

2、结论推广,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9m的金属球并排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0=60°的位置自由释放,下摆后在最低点处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o【分析】因绝缘球与金属球每次碰撞后,其速率将减小,从而使其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在减小。而每次两球碰撞后,绝缘球的速率是有规律性的变化,要求解本题题设条件下的碰撞次数,关键在于归纳出绝缘球在每次碰撞后的速率变化规律。【解】方法1.根据多次作用的重复性

3、和它们的共同点,把结论推广,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设小球m的摆线长度为1,绝缘球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为vO,碰撞后绝缘球与金属球的速度分别为vl、VI,设速度向左为正,小球m在下落过程中与M相碰之前满足机械能守恒:,①m和M碰撞过程满足:mvO=MV1+mvl,②联立②、③得:,由于vllt;0,说明绝缘球被反弹,而后绝缘球又以反弹速度的大小和金属球M发生碰撞,设第二次碰撞后绝缘球与金属球的速度分别为v2、V2,满足:m

4、vl

5、=MV2+mv2,④,⑤由④、⑤解得:,整理得:同理第三次碰撞后绝缘球的速率v3为:,由以上归纳推理得到第n次碰撞后绝缘球的速率为vn,所以:,⑥经过第n次碰撞后绝缘球偏

6、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贝9,⑦联立①、⑥、⑦代入数据解得,(0.81)n=0.586,当n=3时,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o方法2.导出联系相邻两次作用的递推关系式,再把结论推广,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设在第n次碰撞前绝缘球的速度为vn-l,碰撞后绝缘球、金属球的速度分别为vn和Vn-1,由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则mvn-l=MVn+mvn,解得,由以上归纳推理得到第n次碰撞后绝缘球的速率为vn,,再利用方法1的求解可得到结论。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题25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绳将N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

7、球并列悬挂于一水平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1、2、3……N,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

8、+1根据动量守恒,有①根据机械能守恒,有二②由①、②得设n+1号球与n+2号球碰前的速度为En+1据题意有vn—1=得vn—1==③(2)设1号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l,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④vl二⑤同理可求,5号球碰后瞬间的速度⑥由③式得⑦N=n=5时,v5二⑧由⑤、⑥、⑧三式得甘⑨(1)设绳长为1,每个球在最低点时,细绳对球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⑩则(1D(11)式中Ekn为n号球在最低点的动能由题意1号球的重力最大,又由机械能守恒可知1号球在最低点碰前的动能也最大,根据(11)式可判断在1号球碰前瞬间悬挂1号球细绳的张力最大,故悬挂1号球的绳最容易断。3、如图所示,一排人站在沿x轴

9、的水平轨道旁,原点0两侧的人的序号都记为n(n=l,2,3…).每人只有一个沙袋,xgt;O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l4千克,xlt;O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mz=10千克.一质量为M=48千克的小车以某初速度从原点出发向正x方向滑行•不计轨道阻力•当车每经过一人身旁时,此人就把沙袋以水平速度u朝与车速相反的方向沿车面扔到车上,U的大小等于扔此袋之前的瞬间车速大小的2n倍.(n是此人的序号数)(1)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