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ID:47458038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1

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美国加州大学田长霖校长在庆祝西安交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报告会上讲:“世界趋势的大潮滚滚而来,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主导它。它关系到社会生活、教育事业等各方面,因此清楚地认识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及时调整改革教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概括有六大点:(1)高等教育与产业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与政府的关系和在未来与企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所以会越来越密切,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大舞台

2、的中心。(2)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大众性和普及性的方向发展。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教育,大于50%以上为普及教育。(3)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仅靠正规的高等教育系统,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传统的高等教育及其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的“大教育”体系和“大教育”观念已开始并将在未来的世纪居于主导地位。(4)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将转向更多地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负担。高等教育私有化的国际性浪潮必将给各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

3、影响和变化。(5)高等教育将日益国际化。(6)高等教育将更注重人文及宽广知识的教育,培养更为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正在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相应地要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完成,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将以新的姿态

4、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基本规律、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必定会反映、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中来,改变着传统的和现行的思想与观念。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出的对资源配置的方式和事业运行机制的重大变化。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从客观上促使高等教育通过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旧体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四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科技结构的变化,必将引起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处

5、于不断的更新和调整之中,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内容、重点和方法随之进行改革。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通过对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等,来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就是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应依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高等教育不仅受到经济的制约,也受到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同时还受到自身的历史背景和现时基础的制约。高等教育的这一相对独立性以及它对外部环境具有反作用,决定了它的发展不会仅被经

6、济“牵着鼻子走”。但我们同时又要看到,经济对高等教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和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需求,积极吸取市场经济中对高等教育发展有利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机制、新方法等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1)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应当不断调整以适应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2)在注意更新知识体系、加强基础的同时,课程内容需不断更新。课程结构需要调整,应适当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形成模块式层次结构,以适应现代科技的综合交叉。(3)适应现代社会协同合作的

7、特点和科技与社会紧密结合的趋势,高等教育应注意理工、农医、人文、经管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和渗透,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4)考虑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要求,高等教育在注意专业知识传播的同时,应注意思想道德、法制、社会、人文、艺术和环境生态教育,培养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接班人。(5)面对国际剧烈的竞争和合作,高等教育也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发扬我国文化教育的优秀传统,消化吸收世界各国科技、教育与文化的优秀成果。走出一条自主、开放,既有中国特

8、色,又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的道路。(6)高等教育的每个环节,应从知识灌输彻底转变为启发受教育者对知识的主动求索,着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知识创造性应用和创造新知识的主动追求;着重培养受教育者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能力和奉献合作精神。(7)现代高等教育仍应坚持德才兼备,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等基本教育原则。(8)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