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常识

格律诗常识

ID:47464117

大小:55.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11

格律诗常识_第1页
格律诗常识_第2页
格律诗常识_第3页
格律诗常识_第4页
格律诗常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格律诗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格律诗常识王福荣格律诗是唐初兴起的一种诗体,也称近体诗。格律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文学艺术的精华,深爱人们喜爱。格律诗分为七律和五律,条件限制多,所以写好难度较大。为了学习传承和发展古诗词,在此介绍一下写格律诗的基本常识,以供想学写格律诗的老年和青少年朋友们,做为入门的参考。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共同欣赏一首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真是优美动听的千古绝句,这首诗严然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首诗为什么这么优美动听,琅琅上口呢?除了它有深远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之外

2、,就是因为这是格律诗,在用字的声调上讲究平仄(zè),读起来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现实中,有不少人对格律诗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好象只要八句,一句七个字,押韵,就叫七律;而只要八句,一句五个字,押韵,就叫五律。这都是不准确的,有的就不够条件,就不属于律诗。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一、必须讲究平仄(zè)平仄就是字的声调。古代的四声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种,可称古声韵。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普通话,新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叫新声韵。字典上的标调符号分别为~、′、ˇ、`。-11

3、-平,就是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声、去声。古代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别分散到现代的四声当中去了。在语调上,仄声缓抑,平声高扬,一仄一平,一抑一扬。在用律上,今人要与时俱进,提倡说普通话,用新声韵,写起来方便,读起来方便,听起来方便,查字典也方便。适当学一点古代四声也好,以方便欣赏用平水韵做为平仄规范的古代诗词。吴桥方言与标准语相差很大,必须常查字典。格律诗在用律上,分为平起和仄起。这要看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的谓之“平起”,是仄声的谓之“仄起”。为什么不看第一个字,而看第二个字呢?因第一个字可平可仄。下面是

4、古人为七律规定的四套平仄格式。1、平起不入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平起入韵只需把平起不入韵中第一句的第五字、第六个字位与第七个字位上的“平平仄”变换成“仄平平”,成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即可,其它七句的格式与上面完全相同。3、仄起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11-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起入韵只把仄起不入韵中第一句后边的“平仄

5、仄”变成“仄仄平”,改成“仄仄平平仄仄平”即可。其他七句与上面的完全相同。画“·”者,即为可平可仄,这就适当减小了用律的难度。你从不入韵的这两套格式来看,实际上就是以下两组格式循环往复:第一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古人对律谱规定了四套,人们在选择使用时,不论是平起的,还是仄起的,都习惯上选用入韵的。入韵的头两句读起来更和谐,更有节奏感。对于新学写格律诗的朋友,对这四套平仄格式记得还不熟,为方便写作,可先把自己选定使用的那一套格式写在纸上,然后对照着,按要求往里填字。“平

6、仄”两字,写起来56个,太麻烦,我提供一个比较简便的办法,用横竖道的符号代替,即“平”用“―”,“仄”用“I”。示意如下:<平平仄仄平平仄(――II――I)仄仄平平仄仄平(II――II―)-11-枫桥夜泊(张继)II――II―――III――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II――III――II―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时间长了熟悉了,就不必先画符号了。一首诗,意境再好,文辞再美,如不讲平仄格律,读起来就不会那么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缺乏节奏感,没有古诗词的那种韵味。反之,平仄格律再严谨,对仗再工整,如果在内容上

7、缺乏意境,文辞也不优美,不含蓄,太直白,也不算好诗。关于用律当中的几个主要的忌讳一忌三尾仄。就是在上联,即出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这叫三尾仄,如仄仄平平仄仄仄,这是不允许的。二忌三平调。就是在下联,即对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这叫三平调,如平平仄仄平平平,这是不允许的。三忌孤平。就是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除了韵脚是平声外,其他六个字还只有一个平声字,如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是不允许的。为什么这些情况犯忌?主要是避免平仄节奏的不和谐,保持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关于平仄的拗(ào)救一个字用到这里准确鲜明生动,但就是不合律(背律

8、),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一是宁可背律,也保持内容的完美;-11-再是设法挽救,使这种背律合法化,这就用上了古人留给的办法——拗(ào)救。七律一句只有七个字,其中四个出句的第一和第三个字又都可平可仄。四个对句除了“II――II―”这一格式第三字只能用平外,其余也是一三字可平可仄的。第一个出句的第七个字,如是入韵的,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