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ID:47465743

大小:813.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1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完卷时间:45分钟;满分:7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第Ⅰ卷包含10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净化汽车尾气可改善空气质量B.生活污水危害不严重,可任意排放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有效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水电解B.干冰升华C.煤燃烧D.光合

2、作用3.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CA.冰B.液氧C.氯化钠D.金刚石4.图l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DA.加入二氧化锰B.倾倒双氧水溶液C.塞紧橡皮塞D.镊子取用木炭图1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DA.H2——2个氢原子B.——钙离子C.3N——3个氮元素D.Fe0——氧化亚铁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DA.石墨有导电性——作电池电极B.铝具有导热性——作炊具C.氮气常温下性质稳定——作保护气D.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7.将铁、锰(Mn)、银三种金属丝分别伸入等浓度

3、的稀硫酸中,发现只有银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将铁丝浸入氯化锰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则三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MnFeAgB.FeMnAgC.AgFeMnD.MnAgFe8.下列实验无法鉴别各组物质的是CA.纯铜和黄铜——相互刻划B.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C.氧气与一氧化碳——观察颜色D.氢气和二氧化碳——涌入澄清石灰水9.根据图2信息,推算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图2A.C6H8OB.C6H8O3C.C6H8O6D.C6H8O1010.利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原理为2KClO32K

4、Cl+3O2↑),图3中能正确表示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是B图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11.(13分)利用对照实验进一步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Ⅰ.性质(1)图4为铁在不同情况下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图4①比较实验甲与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氧气的浓度不同(1分,合理均可)。②从燃烧条件分析。实验乙在铁丝上绑一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使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1分,合理均可)。③实验丙的产物与乙相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分)。④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反应物与氧

5、气接触的面积不同,现象不同”的是甲丙(或甲乙,1分)(填标号)。(2)图5为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子变瘪(1分)。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紫色石蕊溶液(1分)(填物质名称)。Ⅱ.制取图6(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1分)(填名称);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A(1分)(填标号)。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木条放在a(1分)(填“a”或“b”)端管口进行验满。(4)实验室用装置B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6、2分)。若用充满水的c装置收集氧气,氧气须从a(1分)(填“a”或“b”)端管口通入。12.(6分)图7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图7(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x=8(1分)。在化学变化中,该原子易失(1分)(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Al3+(1分)。(2)硼(B)属于非金属(1分)(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的原因是硼和铝的最外层电子数一样(1分)。(3)碳酸中碳元素与硅酸中硅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纵行。两元素的最高正价相同,则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

7、1分)。13.(6分)2017年5月,我国开采海底可燃冰获得成功。(1)可燃冰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等形成的笼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则可燃冰属于混合物(1分)(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可燃冰中的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2分)。(3)1m3可燃冰可释放出约l60-180m3天然气。从分子性质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得多(1分)。(4)图8为甲烷转化为其它燃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2分,选对1个得1分,错选不得分)(填标号)。

8、图8A.以上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B.反应物乙与生成物丙质量比为9:14C.反应物甲与生成物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14.(8分)物质甲和乙的转化关系如图9所示(“→”表示一步进行的反应)。图9(1)若甲乙都是单质,甲是铁。转化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分,合理均可)(写一个)。转化Ⅱ为高温下,乙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甲和水,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