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说明

《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说明

ID:47473905

大小:33.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1

《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秋天的思念》教学设计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教学设计参考模板教学设计参考模板课题名称:《秋天的怀念》姓名:许志超工作单位:云霄和平中学学科年级:七年级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一、课程标准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提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

2、、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二、教材地位作用《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属于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人间自有真情在,以爱为主题,一个“情”字贯穿文章的始终。《秋天的怀念》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瘫痪时几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伟大的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

3、文语言含蓄真挚细腻。三、学情调查分析七年级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熏陶与感染,感悟人间真情,及时的给学生作一次爱的洗礼。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要理解力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并不难,关键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专业....活!在感恩中理解爱,在感动中理解爱,在感动中树立“好好儿活”的信念。四、教学目标确定知识与能力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文章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世界。3.品读文章质朴深沉的语言。4.在

4、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解读“我”和母亲。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悟亲情和生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和母亲的经历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揣摩语句,深入理解课文。2.走进“我”和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母亲形象。教学难点:切实体会母爱的博大无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磨难。五、教学流程图专业....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教师出示PPT并朗读:我一直

5、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这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有关庙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一个人强烈的想念之情,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学习了史铁生回忆母亲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们会对这种情感有更深的体会。(二)走进作者播放视频课件《秋天的怀念》作者介绍。1.史铁生虽遭遇了不幸,但他最终

6、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看完视频,说说史铁生取得了哪些成就。2.课件展示: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3.导入下一环节:史铁生不仅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学作品,而且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光辉照亮了很多人的心。那么,是谁照亮了史铁生的心?板书:史铁生──被母爱照亮的人下面,一起来欣赏《秋天的怀念》吧!(三)感知课文1.播放情境课文宣泄的痛苦并引导思考:(1)当初,史铁生如何面对“双腿瘫痪”遭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

7、分析理解)(2)母亲又如何面对“暴怒无常”的“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母亲内心的痛苦)专业....2.播放情境课文秋日的遗憾并引导思考:(1)母亲为什么要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唤起“我”对生活的勇气,鼓励“我”要好好活)(2)这段文字对母亲作了哪几方面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3.播放情境课文烂漫的秋菊并引导思考:(1)在前文中找出和最后一句话照应的句子。(2)把题目“秋天的怀念”改为“怀念母亲”好不好?不好。一是作者以季节的变化来组织材料的,“秋天的怀念”体现了这一点。二是文章末尾描

8、写了秋天的菊花,起了衬托心情和揭示主旨的作用。改为“怀念母亲”则体现不出作者精巧的构思。4.自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情感。(四)解读人物第一,解读作者的心路历程。同学们!下面让我们细细品读文章的语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1.播放课文解析从绝望到希望──探究作者的情感脉络。2.提出并探讨问题:①“北归的雁阵”“甜美的歌声”为什么会让“我”更加痛苦?②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一下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后来妹妹告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