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

ID:47477013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1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_第1页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_第2页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_第3页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_第4页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2)说出生命结构层次。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尝试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细胞对于生命系统的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高一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生物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第一节课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节课注重与实际生活例子联系,重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出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以及

2、植物组织培养,克隆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由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为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部分的教学,课前布置问题: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哪些?如何定义?课前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然后用一个个体的自述展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描述,并由知识竞赛的形式展开教学反馈。教学课题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课时45min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粉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时间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导入4min1、讲解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的坎坷历程。2、引出濒危植物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来拯救;3、克隆技术的意

3、义。1、从牛结晶胰岛素事例中分析科学家闪光的科学精神。2、简要理解植物组织培养和克隆。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联系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3、尝试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技术与社会的支持。单细胞展示草履虫摄食、生长、分裂的图片,提出问题: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5min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2、它能通过自身的哪些结构来完成哪些生命活动?3、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得开细胞吗?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2、比如纤毛可以完成运动;3、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通过回忆旧知识,提出问题

4、,建立新的知识结构。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6min创设情境: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提出问题:1、在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2、胚胎发育和生命活动离得开细胞吗?3、“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1、受精卵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2、胚胎发育依靠细胞分裂来增加细胞数量。1、通过视频,更形象直观的呈现出人体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更利于学生的直观理解和知识的建构;2、一环扣一环,环环提问,步步紧逼,逐步得出结论:多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你们向后黑板上写有什么字?”这一活动是怎么

5、完成的呢?需要哪些细胞参与?3、参与活动,了解反射弧,理解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5min播放埃博拉病毒最新消息,展示患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图片,提出问题: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呢?观看视频、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可以依靠活细胞生活。1、通过埃博拉病毒的最新情况展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的习惯;2、通过以上三个三个方面,共同证实: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课前布置学生完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概念的梳理,检查并评价;1、根据作业要求,认真完成作业;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将抽象静

6、态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拟人动态化,易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知识体系的建成;2、用一个个体的自述式语言来描绘各个层次结构;3、展示大量的结构层次的题目,一竞赛的方式展开教学反馈。2、根据老师描绘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再次梳理知识结构;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及时强化、反馈所学知识。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框架,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认同细胞是地球上醉基本的生命系统。及时梳理所学知识,达到强化的目的。板书设计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教学反思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

7、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