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ID:47482151

大小:1.06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1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梅岭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来源:学.科.网Z.X.X.K]2015.2(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扬州6月最高气温约为60℃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2.“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小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3.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

2、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有关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4.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B.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5.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来源:学*科*网]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拍照时,被拍

3、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来源:学.科.网Z.X.X.K]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米B.分米C.厘米D.微米7.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B.12

4、.34cmC.12.35cmD.12.36cm8.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被测物体应放在左托盘,砝码应放在右托盘B.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C.称量时,可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D.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第8页共6页9.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②

5、“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其中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如图所示,画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以下四幅光路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来源:学科网](第10题图)11.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第11题图)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

6、垂直1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第12题图)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3.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b物质的密度最大C.c物质的密度是0.5×103g/cm3(第13题图)D.b物质有可能是水[来源:学科网]1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

7、-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来源:学*科*网]第8页共6页(第14题图)s/mt/min024683006009001200150010A.135m/sB.168.75m/sC.2.25m/sD.2.81m/s15.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第15题图)ABCD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6.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8、.(1)如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小区内汽车限速20▲(选填“km/h”或“m/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