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点大题

马原重点大题

ID:47483227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2

马原重点大题_第1页
马原重点大题_第2页
马原重点大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马原重点大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简答题1、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时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作为真理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答:(1)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别的标准。(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4、简述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答:(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各方面发展最深刻的动力根源。(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革命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的主要动力。(5)科学技术

3、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6、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答:(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

4、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必需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的价值更大。7、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及把资本进行这种区分的意义?答:(1)不变资本:以生

5、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2)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3)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同

6、时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论述题1.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答: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

7、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试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并用以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必要性?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8、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一是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二是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生产关系虽然被生产力所决定,但它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与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不适合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