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ID:47492906

大小:145.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_第1页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_第2页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_第3页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_第4页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人教A版)》第二章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学生在学习平面向量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共线向量定理)之后的又一重点内容,它是引入向量坐标表示,将向量的几何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基础,使向量的工具性得到初步的体现,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内容用1课时完成。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节课为新授课。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倡导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以教师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动

2、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教学方法是综合法,教学手段采用学案式(因条件限制,不使用多媒体)。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会用基底表示某一向量;掌握两个向量夹角的定义及二向量垂直的概念,会初步求解简单的二向量夹角问题,会根据图形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垂直。(2)培养学生作图、判断、求解的基本能力。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2)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体会用基底表示平面内一个向量的方法,体会求解一些比较简单向量夹角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

3、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判断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思、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两个向量夹角的简单计算;2、教学难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探究;向量夹角的判断。五、教具使用三角板、圆规、小黑板。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1、情境引已知平面内一向量是该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和,怎样表达?=+作图提问、巡视,引导、评价。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入2、探究定理■问题1:如果向量与共线、与共线,上面的表达式发生什么变化?学生阅读教材93页—94页第1、2自然段。■问题2: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4、谁来讲一讲。注意:(1)是不共线的;(为什么?)(2)叫做表示这个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3)向量是任意的,但一经确定后,是唯一的;(4)基底具有不唯一性。(5)对这一式子:=称为用线性表示。相互讨论、交流,学生单独回答。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学生单独回答。讨论、交流,学生单独回答。根据作图进行提问、引导、归纳,板书表达式:=引入课题: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师巡视、引导板书定理内容引导、提问。让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经过讨论后,提问不同的学生,给出评价,让学生们自己归纳出理解平面向量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对(1)—(5),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讲清楚(1)、(3)、(4)

5、的原因。学生已经学习过共线向量定理,运用共线向量定理解决这里的问题应该不难。在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知识生长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与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阅读自学等学习的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例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个四等分点,试用基底,表示。ACD学生独立思考※练习:1.下面三种说法:(1)一个平面内只有一对不共线的向量可作为表示这个平面内的任一向量的基底;挂小黑板:展示题目;师生共同解决。提问、引导、评价。根据教学需要,例1与这里的对平面向量定理中基底,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检测学

6、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及时补充与辅导。5B(2)一个平面内有无数对不共线的向量可作为表示这个平面内的任一向量的基底;(3)零向量不可以作为基底中的向量。其中说法正确的是(写出正确说法的序号)2、在平面内的四边形MNPQ中,下列一定可以作为该平面内任一向量的一组基底是()练习可适当调整。3、向量夹角■问题3:在向量加法一节中,曾经学习过求轮船的实际速度的方向,那里是用轮船的实际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夹角来确定。这对你有何启示?■问题4:对于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怎样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呢?例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设向量与的夹角为,则学生独立解决,教师进提问、引导、评价师生互动

7、,教师给出向量夹角的概念。挂小黑板:展示题目,师生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对向量夹角进行辨别。可进行变式训练,如求的值等。“温故而知新”,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向量是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对于两个方向的表示用夹角来表示比较直观。教材上对这一知识点仅只概念而已,因此,有必要及时检测学生对夹角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查缺补漏。4、课堂练习1、已知一组基底且,请用基底表示2、已知,且与的夹角为600,求+学生独立完成。巡视,引导、评价对教学目标进行达成度检测,以便及纠错与补充。5与的夹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