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

ID:47494341

大小:1.44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2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1页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2页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3页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4页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5页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6页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7页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8页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_第9页
资源描述: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桥梁美学之斜拉桥之美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年级:学号:姓名:专业:二零一三年六月第9页共9页桥梁美学之斜拉桥之美斜拉桥赏析【摘要】:斜拉桥是一种比较年轻的一种桥,它有体型轻巧、简洁美观、条线分明、造价经济、受力合理等优点,在现代社会中十分受到欢迎,本文主要是对斜拉桥这一类桥的历史、结构、形状、受力原理等进行介绍分析以及对该类桥的美学赏析,其中列举了一些著名的斜拉桥,如:日本多多罗大桥、中国杨浦大桥、法国米洛高架桥。图表1关键词:斜拉桥介绍美学赏析简介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第9页共9页桥梁美学之斜拉

2、桥之美,是由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三部分组成。斜拉桥(cablestayedbridge)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斜拉桥是由许多直接连接到塔上的钢缆吊起桥面,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第一座现代斜拉桥是1955年德国DEMAG公司

3、在瑞典修建的主跨为182.6米的斯特伦松德(Stromsund)桥。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为俄罗斯的俄罗斯岛大桥,主跨径为1104米,于2012年7月完工。斜拉桥是将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的桥。它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斜拉桥是一种自锚式体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梁承受。梁除支承在墩台上外,还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按梁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钢斜拉桥、结合梁斜拉桥和混凝土梁斜拉桥。构造原理桥承受的主要荷载并非它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而是其自重,主要是主梁。以一个索塔为例,索塔的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索塔主梁连接

4、在一起。假设索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索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索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索塔下面的桥墩了。斜拉索数量再多,道理也是一样的。之所以要很多条,那是为了分散主梁给斜拉索的力而已。代表桥梁世界上建成的著名斜拉桥有:俄罗斯岛大桥(主跨1104),

5、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m),以及1999年日本建成的世界最大跨度的多多罗大桥(主跨890米)。第9页共9页桥梁美学之斜拉桥之美我国至今已建成各种类型的斜拉桥100多座,其中有50余座跨径大于200米。开创了我国修建400米以上大跨度斜拉桥的先河。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在世界10大著名斜拉桥排名榜上,中国有8座,尤其是苏通长江大桥主跨1088m,为世界斜拉桥第二跨。2013年世界前10名大跨度斜拉桥(截止2012年8月)序号桥名国家主跨(m)建成年份1俄罗斯岛大桥俄罗斯110420122苏通大桥中国108820083香港昂船

6、洲大桥中国101820084鄂东长江大桥中国92620105多多罗大桥日本89019996诺曼底大桥法国85619957南京长江三桥南桥中国64820058南京长江二桥南桥中国62820019武汉白沙洲长江桥中国620200810福州青洲闽江大桥中国618200011上海杨浦大桥中国605200112上海徐浦大桥中国6021993(一)图表2日本多多罗大桥多多罗大桥位于日本的本州岛和四国岛的联络线上,主梁采用钢箱梁,是当时世界上主跨最长的超大型斜拉桥。这座全长1480m,主跨890m的斜拉桥像一条巨大的青龙,将横跨美丽的獭,并将本州的广

7、岛市和四国的松山市的公路交通连接起来。由于该桥建在第9页共9页桥梁美学之斜拉桥之美风景区的国家公园附近,所以巨大的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成了重要的课题。由直线的塔、梁、索构成的斜拉桥,以直线的刚性为基调,简洁、稳重,可以达到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效果。本桥的景观设计,就桥塔形状、斜拉索布置、桥墩形状、上部结构的表面着色等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同时,重点突出以下四方面的主题。1)光与影:濑户内海风景的特征是光与影,力图使其交织变化,表现其移动感的图像。2)未来性:表现其延展、宽广、有力、展现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同时,使人感到21世纪的架桥水平。

8、3)飞跃:岛与岛之间,通过桥梁连接,使人信心十足的奔向未来。4)存在感:呼吁西濑户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感受到桥梁的雄姿。日是一个多台风、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多多罗大桥在抗风、抗震设计上要求很高。作为斜拉桥主构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