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窑古陶瓷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

瓯窑古陶瓷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

ID:47498142

大小:1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2

瓯窑古陶瓷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_第1页
瓯窑古陶瓷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_第2页
瓯窑古陶瓷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_第3页
瓯窑古陶瓷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_第4页
瓯窑古陶瓷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_第5页
资源描述:

《瓯窑古陶瓷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瓯窑的主要工艺特点及艺术成就       张仁《瓯窑寻脉》节录我们通过对历代瓯窑典型器物及标本的收集、整理,尝试从器物造型、胎土成分、釉面呈色、褐彩艺术、装饰手法、装饰内容等六个方面归纳其主要的工艺特点。一是瓯窑器物在造型方面,总体呈现出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追求自然形态的仿生性,无论人物、动物还是植物,其形态和神韵均独具特色,既有鲜明的地域海洋文化特色,还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敢于大胆创新,突破陈规,这也与温州历代的地域文化特征密切相关。按照历史时期而言:商代原始黑瓷三足炉,敛口折腹,形制奇古秀美,尚未发现其他窑口同期类似器物;西周红陶双耳罐,双耳如动物下垂之双耳,憨态可

2、掬,仿生意味明显。战国至西汉硬陶匏壶的形制与福建、台州等地出土的同类器物相比,腹部更为圆鼓,壶口到腹部的弧线角度更加圆润自然,线条造型更加干净利落,规整大气。三国青釉堆塑罐罐体常见直筒形,罐口顶部形态圆润古朴、简洁开放,与其他窑口同类器物的圆腹尖顶有较大区别;两晋蛙形水盂、鸡首壶等常见器物的造型少了规范性、程式化的限制,动物头及四肢的塑造自然率性,更为灵活多变;青釉褐彩羊与通常所见越窑青釉羊的造型略有差异:颈部靠前呈伸长状,尤其是前腹部没有越窑青釉羊饱满规整、富足慵懒的形制,身躯更显匀称修长,体态矫健,简洁、传神。东晋青釉褐彩仙人乘凤壶、背生四翅的青釉羊等器物的造型非

3、常独特,其他窑口尚未发现。南朝青釉莲瓣纹盖罐、青釉龙柄莲瓣纹鸡首壶等器物造型,在蕴含庄严凝重的佛教色彩的同时,不拘于严谨的造型及纹饰,细节富于变化,更加平凡真实,贴近生活。唐五代青釉带盖直柄盉、青釉鸽形哨的完美造型,青釉褐彩双系罐、青釉褐彩双系瓶、青釉瓜棱水盂、青釉褐彩塔式水注以及青釉褐彩瓜棱执壶、青釉鱼纹执壶、青釉褐彩龙纹盘等器物造型,均凸显瓯窑青瓷(褐彩)器物独特而成熟的经典造型艺术。青釉玉璧底瓯为时代典型性器物,与越窑相比,除胎釉外,斗笠状形制更为挺拔秀美,容量更大,实用性更强。青釉玉璧底碗形瓯形制独特,为经典玉璧底瓯和碗相结合的器型,颇具特色。青釉腰鼓(残)造

4、型与北方青瓷同类器物相比,更具南方青瓷特色。两宋时期,瓯窑青釉褐彩执流壶、青釉扁圆形带盖执壶等执壶流及壶身的造型曲线、壶流的中部突然折向弯曲,不拘程式变化多样,突显地域特色。青釉鱼形双系瓶、青釉鱼形水盂、青釉褐彩虎形枕(残)、青釉人物俑(残)所表现出来器物造形的世俗性、地域性及异域性风格,均与其他窑口有较大区别,这些均是瓯窑器物独特造型风格的具体体现。二是瓯窑在器物胎土化学成分的组成方面与上虞越窑等地相比,氧化铝(Al2O3)的含量略高,氧化铁(Fe2O3)和氧化钛(TiO2)的含量略低。【18】就外观而言,瓯窑以浅灰白色胎土为主,尤其是以西山窑、陶山窑为代表的五代北

5、宋瓯窑更是胎土淘炼精细,胎骨颜色更偏于白色,几乎是一种浅白色。也有部分地区,如永嘉岩头、乐清大荆等地窑口部分产品胎土颜色呈深灰色。形制规整、胎体打磨精细、釉色匀净滋润、工艺精湛的器物多为浅灰白胎。深灰色胎器物多为胎土淘炼不精,制作粗率,釉色不匀的大批量日用器物。三是瓯窑器物釉色的主色调方面,隋代以前多为以淡青色、淡青偏白为主的缥色,釉面薄而透明,呈玻璃质状。与同期越窑深绿色、青黄色沉郁偏暗的釉色有所区别。唐代之后瓯窑青釉层逐渐加厚,釉面肥厚滋润,釉色常呈青绿色,显得翠绿盎然,与褐彩工艺相映成趣,独领风骚;和同期越窑青釉瓷的深青绿色沉郁的“秘色”相比,更为清新质朴,翠微

6、天成。在与越窑、婺州窑、台州窑、丽水窑以及部分接壤的福建窑口共有的青中偏黄、青中偏白等器物交叉部分,单就釉色而言,在实践中是难以准确区分的。这就需要我们从胎土的使用、造型特色及工艺特征、褐彩的使用、出土地点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和判断。四是釉下褐彩工艺的开创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大大拓展了青瓷艺术的装饰领域,为我国陶瓷工艺的多样性装饰风格的发展和演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温州六朝釉下彩青瓷‘既发现于古墓葬,又出现于永嘉夏甓山东晋窑址……这些发现,将我国瓷业釉下彩工艺的起始时间大大提前。’瓯窑褐彩不仅产生时间早,纹样丰富,而且自成系列,延续时间之长,艺术生命力之强

7、,在民间瓷窑中十分罕见。”【19】瓯窑釉下褐彩最初由于胎土的成份或釉质成分的关系,烧制过程中某个部位铁的含量比较集中,未能彻底还原,以致成品中往往出现不可预见的褐色斑点或斑块,在淡青釉色的映衬下尤其突兀。这原本是一种缺陷,而瓯窑匠师们却能因事制宜,独辟蹊径,将这种不可预见的褐色斑点、斑块的主要成分加以提炼和控制,最终发明了历经千年传承和发扬光大的釉下褐彩工艺,这不能不说是温州先民们伟大开创性和高超智慧的完美结合。其创烧时间之早,褐彩应用之广泛,工艺技术影响之深远均非其他窑口可比拟。之后婺州窑、长沙窑、邛窑、磁州窑等以褐色彩或黑彩装饰陶瓷工艺的形成和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