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题库 神经

生理题库 神经

ID:47498193

大小:75.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12

生理题库   神经_第1页
生理题库   神经_第2页
生理题库   神经_第3页
生理题库   神经_第4页
生理题库   神经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理题库 神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神经单选题1.舞蹈病与手足徐动症的病变主要位于A.红核B.小脑C.前庭D.纹状体E.丘脑底核2.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5-羟色胺E.甘氨酸3.筒箭毒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使递是由于它A.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量B.增加胆碱酯酶的活性C.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量D.占据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E.加速乙酰胆碱的重摄取4.当一伸肌受到过度拉长时,其张力突然丧失,其原因是:A.伸肌肌梭过度兴奋B.屈肌肌梭过度兴奋C.屈肌肌梭完全失负荷D.伸肌的腱器官兴奋E.伸肌的腱器官完全失负荷

2、5.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中枢神经系统B.突触C.感受器D.效应器E.反射弧6.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功能是A.接受刺激B.仅传导信息C.产生反应D.分析、整合信息E.接受刺激与产生反应7.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完成反射所必需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D.反射可有体液因素参加E.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8.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A.为皮肤的不同感觉的上传途径B.体内所有特异感觉的上传途径C.起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D.引起特定感觉,激发

3、大脑皮层产生传出冲动E.为视、听觉的上行通路9.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性抑制为A.侧抑制B.前馈抑制C.去极化抑制D.回返性抑制E.交互抑制10.下列关于M受体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属于胆硷能受体B.可以与乙酰胆硷结合C.可以与毒蕈硷结合D.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模上E.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11.对外周神经递质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性神经节前纤维的递质为乙酰胆碱(ACh)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均为去甲肾上腺素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为AChD.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递质为AChE.肠壁内神经丛

4、细胞的递质为嘌呤和肽能递质12.反射弧的效应器的主要功能是A.接受刺激B.整合分析信息C.产生反应D.传导信息E.接受刺激与产生反应13.关于有机磷中毒时出现的症状,治疗原则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会出现广泛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B.出现支气管痉挛,瞳孔缩小C.出汗明显减少D.发生的原因是胆碱酯酶失去活性E.可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以缓解症状和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14.对神经中枢的正确叙述是A.调节某些生理功能的神经结构B.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C.反射弧的一个中间环节D.调节某一器官活动的神经核团E.调节某一系统

5、功能的神经元群15.当a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导致A.肌梭传人冲动增加B.梭内肌收缩增强C.梭外肌收缩增强D.梭外肌,梭内肌同时收缩E.g-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16.乙酰胆碱在运动神经末稍何处合成,贮存在何处?A.轴浆;细胞膜B.轴浆;轴浆C.轴浆;囊泡D.线粒体;细胞膜E.线粒体;囊泡17.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A.接替核B.联络核C.中线核群D.接替核和联络核E.联络核和髓板内核18.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A.要有非条件刺激B.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C.要有完整的大脑皮层D.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

6、多次结合E.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同时出现19.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A.侧枝抑制B.交互抑制C.突触前抑制D.突触后抑制E.树突-树突型馈抑制20.对经典突触的错误叙述是:A.为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结构之一B.突触前、后膜较其它处的膜增厚C.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和囊泡等结构D.不同突触小体年的囊泡大小形状完全相同E.一个神经可与其它许多神经元形成突触21.下列关于N受体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属于胆硷能受体B.可以与乙酰胆硷相结合C.可以与毒蕈碱相结合D.箭毒是受体的阻断剂E.存在于植物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上22

7、.关于有机磷中毒时出现的症状,治疗原则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会出现广泛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症状B.出现支气管痉挛,瞳孔缩小C.出汗明显减少D.发生的原因是胆碱酯酶失去活性E.可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以缓解症状和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23.当一伸肌受到过度拉长时,其张力突然丧失,其原因是:A.伸肌肌梭过度兴奋B.屈肌肌梭过度兴奋C.屈肌肌梭完全失负荷D.伸肌的腱器官兴奋E.伸肌的腱器官完全失负荷24.关于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B.与轴突末梢结节状曲张体有关C.传递时间可大于1SD

8、.该方式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E.树突部位也能进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25.对兴奋性突触传递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突触前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引起B.动作电位导致细胞外Ca2+内流C.突触前膜产生Ca2+依赖性递质释放D.递质使后膜主要对Na+通透性增高E.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使轴突始段产生内向电流26.交感神经系统节前神经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