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

ID:47514307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2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_第1页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_第2页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_第3页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_第4页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1、中国地理景观的地域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地理景观的差异,首先表现为东西差异,其次表现为南北差异。首先,从宏观上看,中国景观差异为海陆差异,由东到西呈现为海洋景观、海岸带景观和陆地景观。在陆地上,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依次呈现出受海陆分布影响的分异的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在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随着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依次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等自然景观。其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巨大水平地带性自然

2、景观破碎化,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递变成各种相似于水平地带性的自然景观类型,形成垂直带分异的自然景观谱系,由于东西地理差异,呈现出东南湿润海洋性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到西北干旱区内陆型自然景观带谱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型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最后,在自然景观多样和区域分异的基础上,伴随土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国还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2、自然环境的时空变化:①气候、季节变化明显。②季风降水不稳定③构造运动活跃④地表起伏显著⑤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3、简述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地理意义:地

3、势特征: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理意义:①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自西向东奔流,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另外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个相同,使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地势高差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中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4、、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之间——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4、。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5、、季风环流的特点:①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③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原因:海陆之间的热状况不同;行星风系的年变化;青藏高原的隆起引起的高原季风环流影响。6、水热结构特征word教育资料..①冬寒冷夏热暖,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②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北冷南热平原暖高原冷④温度带:

5、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带。7、降水与干湿地带:①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局地受地形影响山地降水多于平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山地或是形成水汽运行的屏障,山谷形成水汽输送的通道)②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③降水变率大,降水年际变化大;④干湿地带;8、水热组合与气候地带:①雨热同期②气候地带分异。东部季风区等.干燥度K=年潜在蒸发/年降水量;按照湿润1.0半湿润1.5半干旱4.0干旱9、土壤地带: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强烈,热带与亚热带幅宽广,其中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与黄棕壤带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并呈东西向延伸,西侧直抵

6、横断山系。土壤垂直带谱的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并常随着山体高度和山体形态的不同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0、植被地带:中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自南向北随温度递减,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落叶针叶岭;我国北方温带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下降,依次分布着湿润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半荒漠及荒漠——极端干旱区荒漠等。11、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模式土壤-植被纬度地带模式土壤-植被经度地

7、带模式土壤-植被高原水平地带模式/13、12、土壤——植被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的关系变化特点:①山地垂直带谱以其所在的纬度(水平)地带为基带②东部湿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③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植被——土壤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13、河流径流地带我国年径流深分布总的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可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14、现代地理景观形成中的重大事件:第四纪中国景观的形成演化,一方面受到全球性的事件,冰期与间冰期交替的气

8、候控制,经历了气候的冷暖期交替、黄土的堆积与侵蚀、海退与海进等过程。另一方面,深受区域性事件系剧烈的新构造运动影响,经历了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现代季风形成、西北干旱化过程等。形成独特的三大景观区同时也经历了古人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5、理解中国东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