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被动句的用法例解

文言文被动句的用法例解

ID:47518596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2

文言文被动句的用法例解_第1页
文言文被动句的用法例解_第2页
文言文被动句的用法例解_第3页
文言文被动句的用法例解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被动句的用法例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被动句是文言文中一种特殊的句子形式,掌握其用法特点对理解文言文帮助很大。  基本原理:  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在动词性谓语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行为的发生者,这种句子称为主动句;反之,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行为的接受者,这种句子称为被动句。比如,  “大雨把战士们淋得浑身湿透了。”  这是主动句,“淋”的动作行为是“大雨”发出的。  “战士们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了。”  这是被动句,主语“战士们”是“淋”这一动作的接受者。  被动句的语法特点:  通常情况下,主语施加的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宾语

2、,有时为了突出宾语的受动地位,可将宾语置于主语的位置,但是,为了不改变句意,必须在动词前加“被”,并让动作的施动者做“被”的宾语。比如,  “我们打败了敌人。”——“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如果不加“被”句意就反了——“敌人打败了我们。”  被动句中的“被”可以用“让”、“给”、“叫”来代替;被动句说不出或者不需要说出施动者时,“被”字后面可不带宾语。如上例可以说成“敌人被打败了。”——没有引进动作的施动者“我们”。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用被动句表达,只不过使用形式要比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

3、复杂得多,其句子的结构方式也和现代汉语不大一样。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  例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此句中“周郎”是“困”曹操(孟德)动作的施动者,用“于”引进,组成“于+宾语”的结构,表明“困”这一动作行为是“周郎”发出的。  如何理解呢?  一看动词性谓语的动作行为是谁发出的,是主语发出的,就是一般的陈述句,是“于”的宾语发出的,就是被动句。这一点和使动用法的特点相似。  二看动词性谓语的动作行为是

4、怎么发出的,是不是符合情理。比如,  例2:“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句主语是省掉了定语“相如”的“使”。是理解为“相如的出使没有侮辱诸侯”恰当呢,还是理解为“相如的出使没有被诸侯侮辱”恰当呢?那就要看看施动者发出“侮辱”这一动作行为是不是合乎情理。作为一国的使者,肩负王命出使他国,是为了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或是为了友好,不可能出使是去侮辱人家的;再说了相如升官是因为出使的时候没有侮辱其他诸侯就不合情理了。显然第二种理解恰当。那就是“辱”的动作行为是诸侯发出的,例句

5、是被动句。  判断理解这种形式的被动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于”字本身不表示被动的意思,而是动词有被动的意义,由于用“于”引进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例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  例4:“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例3没有用“于”字,仍是被动句,是动词性谓语“激昂”含有被动的意义,和“于”字没关系。  例4句意和例3一样,只是因为多了个“于”字,被动的意义更明显了。  2.这种用“于”字的被动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6、现代汉语表被动的介宾短语是在动词性谓语的前面。比如,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被我们”在谓语“打败”的前面。  而古汉语里,和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于”字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动词谓语后面。比如,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于时”在谓语“拘”的后面。  3.要注意和其他用“于”字而又结构相似的文言句式的区别。  “于”字是文言文里使用最广泛的介词,表示的意义关系也最为繁多。和其他介词比如“以”用于动词之前不同,“于”字多数用于动词性谓语之后。同样的结构关系,如何判断哪是被动

7、句呢?那要了解“于”字的几种常见意义。  “于”字最常见的意义是作“在”讲,一般组成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介宾短语,所表示的是一种静态的关系,这样的宾语一般不是施动者,它们更多的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和时间作为状语后置而已,不表被动关系。比如,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还表示“给”、“到”、“自”、“从”、“因为”、“对于”、“比”等动态关系,它们都不表示被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动态关系里只有当主语处于被动地位时,才是被动句。  “于”也有用在动词前面的,“子于是则哭

8、,则不歌。”这种用在动词前面的“于”都不表被动。  所以,判断是不是被动句,不在有没有用“于”字,关键看主语是不是被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行为。比较下列的例子,真正的被动句意思是比较明确的。  例5:“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例6:“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7:“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8:“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这上例子里,只有例5是被动句,其余都不是。  二、用“为”(wéi)表示被动。  用“为”字的被动句有两种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