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

ID:47520708

大小:153.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及论述题汇集●(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

2、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3、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

4、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和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1)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三)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

5、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四)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

6、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

7、体的能动反映。(2)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