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ID:47531144

大小:46.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3

学前教育学_第1页
学前教育学_第2页
学前教育学_第3页
学前教育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从初生到6岁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揭示教育者可以通过何种手段和方法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儿童的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有规律地向更高水平量变和质变的过程。3.儿童观: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权利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教育同儿童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4.学前教育目的: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2、。5.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6.视崖实验:(吉布森)在一个桌子上盖上很厚的玻璃,玻璃下面是一张由颜色矩形组成的图案布,布的一部分直接贴着玻璃,另一部分隔开几英尺,这样,爬过桌子的婴儿就似乎在水上的一只小帆板,感觉有掉下去的危险。7.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

3、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8.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与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和手段,帮助儿童逐步学会独立生活与学习,使儿童入小学后能较快地适应新生活,减少因两种教育的差异给儿童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规模与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

4、育的任务、内容与手段(二)学前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学前教育能够促进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学前教育直接服务于家庭,因而支持了经济发展2.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发展理论:①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地成熟。②物理环境。物理的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对物体的特性的认识;逻辑—数理的经验:是指个体在动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经验。③社会环境。包括语言和教育的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学习者的社会经验可能会加速或阻碍其认识图式的发展。④起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5、。平衡过程调节个体(成熟)与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图式的一种新建构。正是由于平衡过程,个体才有可能以一种有组织地方式,把接受到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使认知得到发展。1.学前教育目的的依据:①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是确立学前教育目的的内在依据—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要符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时代特点—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不同需要②社会发展需求是学前教育目的确立的外在依据2.儿童的主体性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主体性是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主体性与体、

6、智、德、美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培养与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并以主体性的发展带动幼儿身心各方面生活活泼主动的发展,是现代教育在人的培养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3.气质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遗传和生理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在中等程度上是遗传的,同卵双生子在很多气质特征,如活动水平、情绪稳定性和社交性上都比异卵双生子更相似。环境共享的家庭环境对积极的气质特征(如微笑/社交性)的影响显著。而非共享的家庭环境(如不同的抚养方式)对消极的气质特征(如恐惧性、易怒性)影响显著。社

7、会文化因素不同社会文化对不同气质和行为的接受程度不同,也会对气质的形成产生影响。④性别父母对儿童气质的不同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儿童是男孩还是女孩4.依恋的发展过程:①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对所有人的反应都一样②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母亲更为偏爱,根据熟悉程度反应存在差异③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3岁)特别喜欢和母亲在一起,母亲是安全的基地④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识别母亲的情感,根据母亲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视母亲为伙伴5.婴儿依恋的性质与类型:艾斯沃斯等利用“陌生情境”研究法,提出婴儿的依恋类

8、型有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6.海恩斯科普认知发展课程模式:⑴主动学习含义:主动学习就是幼儿在内在兴趣、需要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操作,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皮亚杰所倡导的儿童在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