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ID:47536138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3

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_第1页
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_第2页
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_第3页
资源描述:

《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内容摘要:团结合作能力是现代青少年必需具备一项基本素质与品格,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剧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有健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的人格、敢于拼搏、敢于创造,有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会团结他人。关键词:团结合作集体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家都知道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集体的力量却不容忽视。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谚语无不说明了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几年前,一位学者在哈佛大学作报告

2、时,讲述了一个别有哲理的事实:在现存的植物中最高大的是美国加州的红杉,高约90米。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一般来说,植物越高根就越深,但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上而已。那么高大的植物如何能屹立不倒呢?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红杉总是一大片一大片地长在一起,他们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自然界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相连,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由于红杉的根浅,便于快速吸收水分,使得他们快速壮大。红杉的生长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需要依靠别人,只有帮助更多人成功,自己才能更成功。团结合作

3、能力是现代青少年必需具备一项基本素质与品格,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剧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有健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的人格、敢于拼搏、敢于创造,有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会团结他人。那么,在班级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呢?一、使学生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素质与品格。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孩子学会交往与合作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人不能与别人真

4、诚合作,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红花需要绿叶扶持才显得娇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如果没有爱因斯坦、费米、西得拉、罗斯福等人的共同合力,那团辉煌的“蘑菇云”就不可能冉冉升起。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功的合作可以让孩子们产生良好的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些关于团结合作方面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如《折筷子》、《将相和》等,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我们在生活中的成功,取决于我们与他人合作得如何。让孩子从小养成善于合作的习惯,那么他今后的道路就会越走越顺畅。二、引导学生克服

5、自私心理。孩子产生自私的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自我中心阶段”表现为封闭性、自私性等,这时的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满足这些欲望。二是在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逐步养成的。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专家的关注。由于独生子女一般处在比较优越的家庭条件中,受到更多的照顾和保护,所以在独生子女身上容易表现出某些令人担忧的不良品格,如好逸恶劳、骄傲任性、自私自利等,孩子一旦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后果不堪设想,它可能会成为贪婪、吝啬、嫉妒、报复等畸形

6、心理的源泉。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个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引导和教育,别让我们的孩子太自私。(1)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对电视、电影及故事中英雄模范人物往往非常佩服。班主任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白这些人之所以那么优秀,是因为他们为集体、为大家做了好事。我们还要经常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出力,让孩子们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去锻炼和提高关心同学的品德修养。本学期我们语文书中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了解不是很多,我就课外找来了《雷锋的故事》,利用班会课给大家讲,让孩子们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学习雷

7、锋叔叔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精神。(2)让孩子们学会角色互换。“角色互换”也就是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一想别人的感受。如一次秋游活动中,本班两个男孩李某和宗某为了一点小事打起架来,结果李某把宗某的脸抓出了好几条血痕。事后,我单独找李某,问他:“老师请你想一想,如果被抓出血来的那个人是你,你会疼吗?”孩子想了想,点点头。我接着问他:“你回到家,妈妈看到了,她会不会心疼呢?”孩子低下头没说话。我耐着性子说:“今天,老师知道你认识到错误了,我就不多责备你了,但下次你动手之前请你先想一想,如果受伤的是你,你会怎么样,好吗?”这样,通过让学生

8、换角度思考问题,认识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和内疚,比起老师直接批评,警告恐吓的效果要好多了。“角色互换”能有效起到弱化“自我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