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重点问题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经济法学重点问题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ID:47536782

大小:32.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4

经济法学重点问题期末复习资料+答案_第1页
经济法学重点问题期末复习资料+答案_第2页
经济法学重点问题期末复习资料+答案_第3页
经济法学重点问题期末复习资料+答案_第4页
经济法学重点问题期末复习资料+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法学重点问题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简述横向垄断协议的类型(1)价格固定协议(是指直接或间接固定买卖价格或其他交易条件的协议、决定或安排。其中,关于“其他交易条件”的协议、决定或安排,根据欧盟竞争法的实践,一般是指企业间关于支付期限或者供货条件达成的协议、决定或安排)(2)限制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的协议(也叫数量卡特尔);(3)分割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的协议(可以简称为分割市场协议,主要涉及两种行为:一种是分割销售市场,另一种是分割原材料采购市场);(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协议;(5)联合抵制交易的协议(也可简称为联合抵制协议,联合抵制是指同行业的一些共谋者出于将特定竞争驱逐出市场

2、的目的,而集体拒绝与市场上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6)其他横向垄断协议:共同采购协议(也称联合购买协议,或直接成为购买协议,是指若干企业间为联合购买某种产品而订立的协议)或共同销售协议(也称联合销售协议,是当事人之间为了在产品的销售与促销方面进行合作而订立的协议)、信息交换协议(是指处于竞争状态的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订立协议,约定相互交换或传递其各自的商业信息)。2.简述不正当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规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

3、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5)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也应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3.简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利的内容(1)安全权(消费者享有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2)知情权(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又称为知悉真情权或了解权);(3)选择权(

4、是指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4)公平交易索赔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5)索赔权(是指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所享有的获得赔偿的权利;(6)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6(1)受教育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只是的权利,又称获得消费教育权、知识获取权);(2)维护尊严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3)监督权(是指消费

5、者享有的对商品或者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10)远程商品交易的反悔权(又称撤回权,是指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在实际履行了合同之后的冷静期内,对完好的商品享有的无需说明理由即可予以退货的合同解除权)。1.简述税收法定原则税法定原则。税收法定原则也可称为税收法定主义,其基本含义是指,征税主体征税必须依且依法律的规定,纳税主体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税种法定。其基本含义是,税种必须由法律予以规定;一个税种必定相对应于一税种法律;非经税种法律规定,征税主体没有征税权利(力),纳税主体不负缴纳义务。这是发生税

6、收关系的法律前提,是税收法定原则的首要内容。2、税收要素法定。其基本含义是,税收要素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在某种意义上说,税收要素是税收(法律)关系得以具体化的客观标准,各个税收要素相对应于税收法律关系的各个环节,是其得以全面展开的法律依据,故税收要素确定原则构成税收法定主义的核心内容。3、程序法定。其基本含义是,税收关系中的实体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所依据的程序要素必须经法律规定,且征纳主体各方均须依法定程序行事。2.简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不同(1)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管理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其中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整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等

7、经济管理关系,具体体现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关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为行政管理关系,其中包括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不调整经济管理关系。(2)法律宗旨和理念不同。经济法强调的是国家对全局生活的干预,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立法宗旨,因此,奉行“社会责任本位”。行政法强调的是法治政府,依法行政,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立法宗旨。因此,奉行“国家权力本位”。(3)法律关系主体不同。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