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ID:47547285

大小:48.3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4

种群生态学_第1页
种群生态学_第2页
种群生态学_第3页
种群生态学_第4页
种群生态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群生态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本概念(二)1.周限增长率:指单位时间(如一个世纪或年月日)内种群的增长率。2.种群空间格局:种群空间格局又称内分布型,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大致可分为3类: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3.生命表:生命表是按照种群的年龄阶段,系统地观察并记录种群的一个世代或几个世代之中各年龄阶段的种群初始值、年龄特征死亡率、年龄特征生育力和生命期望值,以一定的格式而编制成的统计表。4.集合种群:也称作异质种群,一组种群构成的种群。5.特定年龄生育力:是每个雌性昆虫的产雌个数,如果是整个种群,则要转化成雌性个体数。6.偏利共生:主要特征为种间相互作用仅对

2、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影响。7.偏害作用:当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物种起抑制作用,而自身却无影响。8.似然竞争:当一个捕食者捕食两种猎物物种,即两个物种共享相同捕食者时,一个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捕食者种群个体数量增加,从而加重对另一物种的捕食作用。9.α-选择:基于相互干扰的竞争选择称之为α-选择。10.功能反应:指每个捕食者的捕食率随猎物密度变化的一种反应。;11.灵敏度分析:研究与分析一个系统或者模型的状态或输出变化对系统的参数或周围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方法。12.外来入侵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

3、物种。13.存活曲线:是指以生物相对年龄(绝对年龄除以平均寿命)为横坐标,以各年龄的存活率为纵坐标所画出的曲线。14.生态对策:生态对策就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这里的环境既可以是生物的,也可以是非生物的。分为两种:r对策和k对策。基础知识(二)1.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异同及调查方法(1)绝对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空间中的生物个体数量。(2)相对密度则只是衡量生物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3)绝对密度的常用调查法①数量调查法:将一个地方所有个体直接计数,由此得到种群密度的方法。②取样调查法:通过在几个地方或一个地方取几点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由此估计

4、种群整体的密度。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有3种: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去除取样法。(4)相对密度的常用调查法①动物计数:以单位时间内或单位距离内的动物数量作为衡量种群数量多少的相对密度指标。②动物痕迹的计数:即根据动物痕迹的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多少成正比的关系间接估计种群数量。③单位努力捕获量:这种方法较少使用,只能用于一些经济动物。④毛皮收购记录:通过分析长期的毛皮收购记录,分析种群密度。2.种群年龄结构的主要类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又称为年龄分布,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增长型锥体、稳定型锥体、下降型锥体。3.逻辑斯提方程的应用条件与局限性(

5、1)应用条件存在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称为环境容纳量,用K表示。种群的增长随密度上升而逐渐地按比例减少,即f(N)=(K-N)/K。描述的是世代重叠的单个种群的增长动态过程,没有考虑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依存和互相制约等关系。所有个体的繁殖潜力是均等的。具有稳定的年龄组成结构。繁殖能力维持稳定,不受气候和其他环境条件变化的干扰。密度对种群增长的抑制是及时的,无时间滞后效应。环境阻力是种群密度的线性函数,即种群增长随密度增加,阻力逐渐按比例下降。(2)局限性在现实中种群地增长过程要比逻辑斯蒂增长复杂得多,由于种群内、种间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条件在时间和空

6、间上的不断变化,种群的年龄结构、繁殖能力、环境空间容量等都在发生变化。此外,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种群的动态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4.种群调节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争论焦点(1)外源性调节学说①气候学派:种群参数受气候因子的强烈影响;种群的大发生与气象因子明显相关;强调种群的波动,否认种群的稳定。②生物学派:种群是一个自我管理系统,必然会存在着一个平衡密度。而这个密度是由于生物的捕食、寄生、竞争等密度制约因子来作用。争论焦点是:一是种群是否存在着平衡密度;二是种群动态是由生物因子决定的,还是由非生物因子决定的。生物学派承认种群存在着平衡密度,且是由生物因子的作用所

7、决定的。而气候学派则认为种群不存在着平衡密度,并认为种群波动的关键是受气象因素的影响。(2)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①行为调节学说:包括领域性和社会等级两个行为生态学原理。通过等级制、领域性等社群行为,调节种群的密度。②内分泌调节学说: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心理“紧张”压力,加强了对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刺激,影响下垂体的功能,引起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结果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抑制了种群的增长。③遗传调节学说:种群当中有两种遗传基因型,一种是繁殖低、适合于高密度条件下的基因型A,另一种是繁殖力高,适合于低密度

8、条件下的基因型B。在低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