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零部件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零部件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

ID:47562478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5

金属零部件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金属零部件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金属零部件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金属零部件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金属零部件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零部件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目的:为金属零部件喷涂质量的管控提供指导,保证零部件喷涂质量可靠且符合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金属零部件喷涂质量的检验与判定。3.主要检验工具:3M胶带(Scotch250#)、铅笔(中华牌101绘图铅笔,不低于2H型)、无水乙醇(≥99.5%工业酒精)、涂层测厚仪(QuaNix4200/4500)、色差仪(CR-10)、QHQ-A型涂漠铅笔划痕硬度仪(QHQ-A.O.SY)、划格器、光泽仪,标准样板、漆膜冲击器(QCJ型)、白色棉质软布(或脱脂棉)、白色橡皮(端部为圆形,直径为6.35mm)。

2、4.喷涂质量管控与检验4.1前处理管控4.1.1处理剂的供应商为验证合格的供应商(深圳雷登)。4.1.2处理剂在标识的有效期内,无过期失效。4.1.3磷化槽的总酸度、游离酸、促进剂测量值在标准范围内。每天检测至少两次。4.1.4磷化工艺必须是锌系磷化。4.1.5前处理工件排液工艺合理,可顺畅排出前处理槽液,无积留槽液结构,前处理装框无造成槽液积留。注意检查工件凹槽、底部、角落及低位区域。4.1.6磷化后工件烘烤干透,无水迹油迹,注意检查凹槽、底部、角落及夹缝位置。前处理后待喷涂的零件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无

3、水迹油迹,严禁赤手触摸。4.1.7磷化膜颜色应是浅灰色至深灰色,膜层必须连续、均匀、结晶细致;无疏松膜、严重挂灰、划伤、白点、手印和锈斑等缺陷。4.1.8磷化后的工件允许有轻微的水印、擦白及挂灰;允许在焊缝的气孔和夹渣处无磷化膜;允许由于局部热处理、焊接、以及表面加工状态不同而造成的颜色和结晶不均匀。4.1.9磷化后至上线喷涂的时间间隔不能大于24小时,若超过24小时,应重新磷化处理。4.1.10磷化槽沉渣日常清理,防止沉渣浑浊进入工件内部,水洗未冲刷走,前处理烘烤后粉团附着在工件上。24.2上挂喷涂线工

4、件管控4.2.1工件的喷涂保护区进行了保护,无漏保护,保护胶套、胶塞无松脱,保护胶纸粘贴牢固无翘起。注意检查螺纹孔、接地螺柱(螺杆及台面)、反压铆螺母及防静电插孔座是否进行了保护。4.2.2严禁工件带锈上线喷涂,工件应无油无水无锈无脏污。注意检查边角/夹缝位置。最新范本,供参考!4.2.3上线喷涂时间距磷化时间不大于24小时。3喷涂零部件检验及质量要求4.3术语和定义4.3.1表面等级:结构件的外观表面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1级、2级和3级。1级表面:客户能直接正视或开前门后能直接正视的外部表面及商标文字、

5、图案丝印表面,如门板的外表面与框架的外表面均为一级面;2级表面:客户不明显看到的外部表面、开前门后能直接正视的内部表面;3级表面:客户不易察看的内部和外部表面4.3.2目视检测条件: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650~750mm,观测时间按不同等级面而有不同,详见表1:表1、目视检测条件表面等级1级2级3级检视时间10s5s3s检视距离650~750mm光源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X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

6、90°进行正常检验(参见图1)。要求检验者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2。不能使用放大镜用于外观检验。图1、“正视”位置示意图4.3.3涂层缺陷定义颗粒:涂膜干燥后,其整个或局部表面分布着不规则形状的凸起颗粒的现象。这是由于涂料贮存时发生结皮、絮凝以及施工时尘土、砂粒进入湿涂膜等原因引起的。露底:涂层干燥后仍透露出底面的颜色的现象。常见于内折弯角处、孔的边缘截面、基材切口边缘截面等部位。起泡:涂层因局部失去附着力而离开基底(底材或其下涂层)鼓起,使涂膜呈现似圆形的凸起变形。泡内可含液体、蒸汽、其他气体或结晶物。最

7、新范本,供参考!针孔:一种在涂膜中存在着类似于用针刺成的细孔的病态。它是由于湿涂膜中混入的空气泡和产生的其他气泡破裂,且在涂膜干燥(固化)前不能流平而造成,也由于底材处理或施涂不当(涂膜过厚等)而造成。开裂:涂膜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变化。通常是由于涂膜老化而引起。粉化:涂膜表面由于其一种或多种涂料基的降解以及颜料分解,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现象。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落其下涂层,或者涂层完全脱离底材的现象。缩孔:涂膜干燥后仍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的现象。流挂:涂料施涂于垂直面上时,由于其抗流挂性

8、差或施涂不当、涂膜过厚等原因而使湿涂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下边缘厚的不均匀涂层。厚边:涂料在涂层面边缘堆积呈现脊状隆起,使干涂膜边缘过厚的现象。浅划痕:涂层表面有伤痕,但看不见基材表面。深划痕:涂层表面有伤痕,且伤及基材表面。4.4喷涂涂层性能质量检验4.4.1涂层颜色:以标准样板(内部样板或华为样板)为基准,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工件进行比较,如有明显色差则为不良,如有极轻微色差或无色差则为合格。如目测有轻微色差但不能确定,用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