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47567219

大小:118.4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1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6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8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9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0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期末考试错夂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

2、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公徳与私徳什么是公德与私德?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公德和私德作为道德行为,我们往往注意的是作为道德主体的精神状态,即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信念。但是公德与私德不仅仅是伦理观念问题,还包含着公共舆论、包括着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大约一个世纪前,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在国人的伦理行为和生活中,有一个很矛盾的现象,就是在血缘亲情生活圈子当中,非常注重自己如何做人,注重自己成为人际关系很好的人。他很注重自己的

3、形象,而且在待人接物和进退出处当中,都很精心。但这种对自己亲人的孝顺、甚至是舍身的道德品质,一旦脱离血亲的家庭结构、家族结构,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天地,也就是他人的环境中,它往往会产生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对他人的冷漠和自保。今天与陌生人交往的国人,当发生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件时,往往表现出冷漠、旁观的倾向。另一方而,像挤车、抢位子时,则是以为不挤、不抢会吃亏,表现出自保的心理。实际是缺乏公共道德,也就是梁漱溟所指出的缺乏公共交往生活习惯。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就是以血亲为辐射中心放大扩展开来的亲族关系伦理。血亲伦理,因人而异,是“对人不对事”的具体权变伦理,而不是

4、“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性伦理。归结起来,就是私人关系的道德优先于社会公德。中国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把中国的关系学、私人关系学混为一体。而超出私人关系的公共关系,一方而作为私人关系的延伸放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涵摄,也要把它放在其次的地位。关于公德有必要强调三点:现代公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无私。公德的前提是现代个体人格。他有他的自由的信仰,自主的选择。因而不是从集体方面对个人单方面的规定,而是个人自由的选择,因而这样一个主体和自觉选择的道德,实际上不是传统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意指的公德。一个现代个人,他遵守公德,体现了一种情操,一种职业的操守,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律,恰恰体现

5、了个体的人格的尊严。他不把自己看作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人,表现出高尚的职业的操守。这里的公德是以单数第一人称做出选择的。因此这也成为现代私德的起源,是以现代人格的自我意识即民主、自由、自主为内涵的。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国人说的公德往往是遵纪守法、不随地吐痰、不乱闯红绿灯、上车要买票等等。这些消极的具有底线意义的公德,当然属于公德的一种。但是公德的本意,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怀,是一种公共精神,是超出个人的界限,关怀超出个人利益以外的公共领域的事情。这是公德最初的意义。这个意义集中的体现是政治。如果把公德仅仅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人修养,实际是贬低了公德的意义。公

6、德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健康地保持它现代文明的体制。比如说对于腐败,对于社会的进步,包括对于国家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你是否有足够的关怀,这种关怀不是被迫的、不是别人给你灌输的,而是自己自由地做出决定的。有这种公共精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德。公德与私德在现代条件下还有一个特点,它们之间是分化的:在公共领域建立一种规则、制度,然后你要遵守,但是要保持公民权。相应地也要求在社会生活空间中给私人留有私人领域。一个人,在私人的领域,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都是受到保护的,同时社会生活有真正民主和法制的公共空间。(摘编自尤西林《漫谈社会转型屮的公徳与私徳》)1.下列关于公

7、德与私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公德和私德不仅关注道德主体的道德操守和信念,还包括公共舆论、社会的公私域状态,以及相应的制度。B.中国传统社会的公共伦理,其实就是血亲伦理的放大,讲权变,不讲原则,这是一种放大了的亲族关系伦理。A.无论公徳还是私徳,都属于一种道徳行为。屮国传统伦理非常注重私人关系,私人关系的道徳优先于社会公徳。B.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公共关系其实就是私人关系的放大。当私人关系不能涵盖公共关系时,才会优先考虑公德。1.下列不属于梁启超“中国,……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的表现的一项是()(3分)A.在自己的亲人圈中往往非常注重做人,

8、对自己的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