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

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

ID:47575222

大小:2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1-16

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_第1页
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_第2页
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_第3页
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_第4页
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砌体结构论文精选范本,供参考!房屋构造柱质量问题及控制摘要:设置构造柱是最常用的抗震构造措施,但在施工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严格控制钢筋分项工程中偏位、制作不规范、品种杂乱、替代手续不全、摆放位置不准确;模板工程中过早拆模、硬撬硬砸;砼工程中的骨料粒径不合要求、结合面清理不净、养护不周、砌体工程中马牙搓砌筑方法不正确、轴线尺寸控制不严、浇水湿润不够等质量问题的发生,才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关键词:构造柱、钢筋、模板、质量问题、质量控制主要存在问题1.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1.1骨料级配问题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为240mm×240mm,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都超过2.6

2、m。对于这样较小的断面尺寸,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顺畅密实,规范提出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砼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但许多施工现场对骨料选配很不认真,往往由于骨料过大而出现不密实和情况。1.2坍落度问题通过振捣充分流入马牙槎洞内,从而有效地与砌体结合。但实际施工中因混规范要求构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50~70mm,以利于混凝土凝土坍落度过小,流动性不好,加之振捣不良,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孔洞,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特别是根部易出现烂根情况。1.3根部清理不净精选范本,供参考!规范要求构造柱根部应预留清扫口,以便清除砌筑时的落地灰、碎砖块等杂物。但很多施工现场不留清扫口或清理不净,结

3、果是层层柱根隔层,整个构造柱实质是一个多处分隔的钢筋连体柱,且断点又均在楼面上钢筋搭接处,这样柱子不但无法起抗震作用,反而破坏了墙体节点处的整体性。1.4短肢墙构造柱位移。规范规定:构造柱可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灌密实时,亦可每层一次浇筑。但在实际施工中,不管条件是否满足规范规定,一律一次浇筑,造成短肢墙与构造柱整体位移。1.5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规范规定新老混凝上接搓处须用水冲润湿,再铺1~2cm厚水泥砂浆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而实际施工时这道工序往往被取消,致使新老混凝土界面结合不良,影响抗震功能。1.6构造柱施工顺序不正确规范规定:构造柱

4、施工必须遵循绑扎钢筋一砌筑砖墙~支模~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但在实际施工中,遇有门过梁时,为图施工方便,先浇筑构造柱,后砌门过梁上部墙体,严重违反施工规范。2.模板问题单位工程中,一般本层中划流水段,本流水段砌体工程未完,模板工程即开始。通常流水段间间隔时间1一2天。在工期紧、模板备用量少的情况下,拆模时间过早是常见现象。因拆模过早而在撬砸过程中造成的构造柱缺棱、掉角、砼精选范本,供参考!表面浆层破坏十分普遍。模板因周转快来不及清理、刷油,拆模后不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影响了砼强度。3.钢筋施工中的问题3.1纵向钢筋上下错位由于柱筋定位放线时偏离设计位置或砖砌体预留柱位时上下楼层

5、位置偏差,而构造柱砼振捣时,未及时纠正钢筋位置,造成柱筋上下错位,以致不得不采取弯折措施使其“就位”。其结果是造成构造柱上下轴心位移,违反了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抗震功能。3.2钢筋搭接不规范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通常以楼层高度为依据,即层高+35d,通常将搭接位置设在每一楼层的楼面上。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随意,搭接长度也未满足35d的要求,甚至还出现了Ⅰ级钢筋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3.3箍筋松散、歪斜且数量不足箍筋施工存在问题较多,如绑扎间距过大或大小间距不等。在砌体施工期间,由于成品保护不好,造成严重滑移、歪斜、松散,合模板前也未修理。3.4不按规定加密箍筋按规范要求,

6、柱与圈梁相交时,节点处一定范围内应加密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cm,间距不宜大于10cm。但实际施工中,上述要求未向操作人员交底,而造成了质量隐患。3.5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规范中对构造柱箍筋的弯钩角度及长度虽未作明确规定,但提出“精选范本,供参考!对于有关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执行”。基于这一点,经查该规范第3.3.4条规定: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并指出了对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弯钩的角度为135°/135°[1]。这一点在施工

7、中往往未引起注意,经查基本上采用90°/90°弯钩,长度有的也不足10d。3.6拉结筋的摆放问题规范规定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cm设置26水平拉结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l00cm。但实际施工中,拉结筋经常漏放或错放,拉结筋锚固长度不足也不少见。3.7构造柱漏设及补设方法不当。构造柱数量往往较多,若施工技术人员工作粗枝大叶,在多层砖混结构中,往往造成构造柱缺少一根或数根。待发现,已进人楼层主体施工。施工单位补设时,常作地面以上处理。二次检查时,又很难发现,结果造成构造柱主筋浮落在基础之上,根基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