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

ID:47586257

大小:2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1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资料篇目一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关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11个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开学了,一到三年级的孩子们开始用起新的统编教材,怎么用?如何教?不少老师心里还是有困惑的。小培老师整理了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对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11个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与各位老师分享。一、一年级为何先认字再学拼音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

2、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统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

3、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12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二、汉语拼音教学如何教?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何建议?

4、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要求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再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

5、字母和汉语拼音混淆在一起,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的负担也会轻一点,教学效果不见得就差。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时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

6、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另外,“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对此,老师们也要重视。12三、《和大人一起读》要列入教学计划吗?《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般而言,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书,所以需要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

7、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因为以前的教材中没有这个栏目,所以大家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我建议教师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要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适当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

8、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先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一起读。“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讲读,或者是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因为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起读的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