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月考语文+答案

八-年级下月考语文+答案

ID:47595308

大小:121.1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3

八-年级下月考语文+答案_第1页
八-年级下月考语文+答案_第2页
八-年级下月考语文+答案_第3页
八-年级下月考语文+答案_第4页
八-年级下月考语文+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月考语文+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2分)(满分:120分)积累运用(29分)1、下列词语屮,加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螫皱(zhe)蚩泽(zhao)晦喑(hui)B、瑕疵(cT)缠默(jian)闭塞(sai)C、归貨(xing)两栖(xT)劫难(nQn)D、追遡(shu)兀杂(rdng)程辈(ha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犬牙差互(cT)戛然而止(jia)草长莺飞(zhang)蟄然开朗(hud))(2分)彗星元宵松驰B、蓦然幅射枯燥C、羁绊震憾骨骼D、瞳仁陨石致密笑眯眯人情世故熙熙然消声匿迹马前卒叹为观止走马灯天衣无缝3、

2、下面句子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加大青年人的读书意识,教育部近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阅读”活动。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C、雄安新区建设之所以被看作“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因为它是一项旨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D、新任局长嘱咐几个学校领导,新学期要有新的打算,要把保证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4、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陆上丝绸之路,西汉起自古都长安(今西安),东汉起自古都洛阳,丝绸是最具体代表性的货物。②除此之外,还有北向蒙古高原,再酋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等。③丝绸Z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

3、分为陆上丝绸Z路和海上丝绸Z路。④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的时期。⑤丝绸Z路是起始于古代屮国,链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A.③①④②⑤B.⑤③④①②C.③④①②⑤D.⑤③①④②5、古诗文默写。(10分)(1)溯泪从之,道阻且长。(2),潭影空人心。,但余钟磬音。(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o(4)《关雎》中生动形象地写出青年男子对心上人追求不到而日枚思念的句子是:,0(5)山高月小,o(6)清风徐来,o6、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黄土高原用冯实的胸膛,承

4、载起腰鼓的奔放;苏州古城用灵动的画笔,勾勒出园林的精致;,;,……坏境不同,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也不同。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C.《核舟记》是魏学泅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从屮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I可顺序和总一分一总的叙

5、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8、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5分)(1)下面是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关于端午节的留言,请你也仿写一句,与微信好友互动。(2分)甲:艾叶清香扑鼻來乙:粽子香甜惹人爱丙:龙舟激越江上赛(2)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你的同桌小明上课吋玩手机,老师及吋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3分)二、文言文阅读(13分)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

6、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址,为屿,为岖,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H光下澈,影布石上。伶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艸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卷石底以出()⑵日光下澈()••(3)其岸势犬牙差互()••(4)乃记之而去()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址,为Mj,为岖,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屮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11.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