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芬《春酒》教学设计

陈芬《春酒》教学设计

ID:47596031

大小:5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3

陈芬《春酒》教学设计_第1页
陈芬《春酒》教学设计_第2页
陈芬《春酒》教学设计_第3页
陈芬《春酒》教学设计_第4页
陈芬《春酒》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芬《春酒》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春酒》厦门市海沧中学陈芬一、概述·琦君的《春酒》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拟用一课时完成。本单元主要围绕着民风民俗,文笔生动,语言妙趣横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被乡愁所紧紧缠绕。琦君作为一名台湾作家,故土难离而离了又难以再回的愁绪深深困扰着她。《春酒》介绍了故乡过年的风俗,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写出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集中体现了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以儿童的视角,富于童趣的语言生动展示

2、出家乡的风俗人情美,诉说了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掌握细节描写,探究语言美,体会传统的思乡情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1、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2、理解文章表达的思乡这一主旨。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悟文章的意蕴。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

3、诗意,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2、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品味精彩语言,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9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与体验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思乡是本文的主题,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较难深刻的体会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但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古诗中思乡的名句有一些积累,对通过细节措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已有了解,应该能够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模块,即“识春酒——品春酒——酿春酒”,通过师生的互动加深对文本的解读,从而“体会作者的思乡怀旧之情”这个教学难点。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选择1.情景激趣法。用过年的风俗图片、优美的旋律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的视听以强烈的冲击。2.朗读教学法。美文需要反复的朗读才能品味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因此,在不同的阶段,我有针对性的使用朗读这种教学方法。采用如下几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①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②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③个体读、集体

5、齐读等方式。3.分组讨论与点拨法。在品春酒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分组讨论与教师点拨想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全员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4.品读鉴赏法。引导学生品味关键性语句,感受作品的语言美。5、角色表演法。设置情境,分角色表演,更深切地感受诗意的生活。学法指导:圈点勾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模拟表演、情感体验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FLASH动画、音频设备、民俗图片、“思乡”的资料等。资源开发:书刊、报纸、网络、电视等9六、教学过程(一)巧铺垫,激趣导入1、过年风俗的精

6、彩图片(背景音乐:《喜洋洋》乐曲)[设计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图片的展示和音乐的渲染,主要是想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感受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寻找与琦君情感的共鸣。)2、“小试身手”(猜一猜)(设计说明:小试身手的游戏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领略浙江温州的家乡风俗美,感受春节那种浓郁的温馨与幸福。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日子里,对于远在他乡的琦君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教师由此导入新课,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3、重积累:预习自测——给下列蓝色字注音,划线词语解释(小组抢答)家醅斟酒

7、煨炖挑剔过瘾酿酒酬谢门槛如法炮制顾名思义(以学生小组抢答的形式来检测预习效果,不仅使语文知识得到落实,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知作家:“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琦君琦君散文代表作:《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七月的哀伤》……《橘子红了》(有影视图片)(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自己来介绍作家作品,从而了解这位女作家不平凡的经历,为下面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铺垫。)(二)识春酒,感知文意(配乐朗读,感知文意)9

8、[“听”和“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能深入文本去解读文本。]在识春酒这个环节中,主要设计以下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文意:1.酒是作者思乡情感的寄托,作者仅仅就写了春酒吗?(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自泡酒)(第一个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