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

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

ID:475972

大小:99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08-08

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1页
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2页
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3页
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4页
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系列开题报告生物工程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表征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农药可有效防治病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化学药剂对农作物及农副产品的侵害,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改善了人类的食物供应,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某些传染病的传播。但是随着农药的大量投入以及不合理使用,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农药残留污染土壤、水体和食品,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农药残留尤其是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众多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通常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步骤,而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选择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操作繁杂、选择性差、提取与净化效率低、试剂消耗量大等

2、缺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为获得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制备技术,目前,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及其应用研究十分活跃,涉及范围很广,在许多领域如分离纯化、化学催化和模拟生物转化、人造酶体系、化学仿生传感器、临床分析、色谱分离、固相萃取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和开发,随着该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具体化,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可成功定性、定量检测一些食品及环境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因此,研究、开发MIPs亲和吸附纳米结构材料,专一识别并高效富集食品及环境中中残留农药分子,提高其吸收效率,增加检测速度,提高检测灵敏度,可有力地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

3、为我国食品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菊酯类农药特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制备技术的建立和优化。主要对印迹分子的选择和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比例进行优化,并通过本题聚合反应,获得针对菊酯类农药特异的MIPs。2、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等MIPs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进行分析;3、通过扫描电镜、孔容和孔径测定等对MIPs的印迹和识别机理进行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211、菊酯类农药特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获得。2、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印迹和识别机理的解析。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①将印迹分子、功能单

4、体MAA、交联剂EGDMA、溶剂(乙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混合,用超声波搅拌和氮气脱氧后,热引发聚合反应;②粉碎、筛选,获得聚合物颗粒;③采用索氏提取去除印迹分子;④真空干燥,获得菊酯类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纳米结构材料,采用同样的方法获得其非印迹聚合物(NIPs),作为参比;⑤MIPs材料亲和性、选择性以及专一性验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等MIPs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镜、孔容和孔径测定等对MIPs的印迹和识别机理进行研究。2、技术路线: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年11月—2010年12月: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查找资料,

5、写开题报告。212、仪器、药品的准备和各种实验材料的准备。3、进行预试验。2010年12月—2011年3月:1、菊酯类农药特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制备技术的建立和优化。2、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等MIPs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进行分析;3、通过扫描电镜、孔容和孔径测定等对MIPs的印迹和识别机理进行研究。2010年3月—2010年5月1、补充相关数据,整理试验结果。2、撰写论文。3、论文定稿。五、主要参考文献:[1]华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进展和剂型[J].世界农药,2009,31(5):13-14.[2]齐小玲,王悦秋,张朔瑶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J

6、].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21(4):444-448.[3]司汴京,陈长宝,周杰.新一代分子印迹技术[J].化学进展,(2009)09,21(9).[4]PaulingLJ.ATheoryofthestructureandProcessofFomationofAntibodies[J].AmChenSoe,1940,62(3):2643-2657[5]WulffG.,SarhanA,Zabrocki.Enzyme-analogueBuiltPolymersandTheirUsefoetheResolutionofRacemares[J].TetrahedronLett,197

7、3,44:4329~4332[6]WulffG.,D.OberkobuschandM.MinarikEnzyme-AnalogueBuiltPolymers,ChiralCavitiesinPolymerLayersCoatedonWide-Pore[7]马娟娟,王新龙,杨春杰.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在手性药物分离和药物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时刊,2004,18(1):4-8.[8]ZhaoL,JianfuD,MichaelD,etal.MolecularlyImprintedP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