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

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

ID:47614069

大小:93.3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9

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_第1页
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_第2页
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_第3页
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_第4页
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及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要求范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设计格式见下:(禁止网上抄袭,一经发现,以不合格论处)课题(建议选择人教版或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下内容控制在1000字以内)一、二、三、……板书设计:【设计论述主体内容如下(2000字左右)】:教学设计依据论述。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即你“为什么”要这样确立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即你为什么首选“这样方法”而不是“其它方法”);教学过程的步骤安排依据(即为什么“这样”安排而不是其它的安排);板书设计的新颖之处和你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对自己教学设计进行总评。论

2、文格式要求1、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2、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论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到5个)、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1)封面:见下页。(2)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不宜太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可以用正副标题的形式。(3)论文摘要(中文):100-300字。(4)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常用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5)正文: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段首空2格。有页码。(6)注释:采用尾注

3、或脚注形式,全文的注释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1)《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月刊)第25页,2004年第3期。(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整理自第20-30页。(7)、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1)陈敢《论散文题材的现代性》,《理论与创作》2000年第4期。(2)《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3、可根据论文实际要求编辑格式(如页边距、行距、段间距等),力求文章脉络清晰,阅读方便。附件一:论文封面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教学)设计专业课题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

4、1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定意见评语:成绩:签名:年月日系部毕业论文指导组评定意见评语:成绩:组长签名:年月日附件二、毕业论文范本“情的崇尚”和“史的反思”——《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摘要】:本文结合洪昇和孔尚任的人生经历以及对艺术趣味的追求,试图从三个方面对他们的代表作品《长生殿》和《桃花扇》进行比较研究。文章指出,在创作的基本原则方面,《长生殿》采取“虚实结合”,而《桃花扇》着眼于“征实求信”;在作品思想的最终旨归方面,《长生殿》倾向于“情的崇尚”,而《桃花扇》较关注于“史的反思”;在对历史和爱情两个元素关系的处理方面,《长生殿》“以史衬情”侧重于

5、情,而《桃花扇》“以情观史”偏重于史。【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创作原则主题历史爱情清初戏曲保持了明末的旺盛势头。尤其是明末本已活跃的李渔、吴伟业、尤侗等剧作家的辛勤笔耕,标志着戏曲创作艺术日臻成熟,也催生了康熙朝两颗璀璨之星——世称“南洪北孔”的历史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这两出戏一经问世,时人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金埴题诗说:“两家乐府盛康熙,金御均叨天子知。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题桃花扇传奇》)。公元1688年,洪昇《长生殿》定稿上演,“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①十年之后,孔尚任《桃花扇》问世,则“

6、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桃花扇本末》),以至出现演出时“岁无虚日”的盛况。笔者纵观二剧,发现尽管它们都是以男女主人公离合悲欢的故事串演一代兴亡,但由于二位作者在身世、人生经历、艺术追求和思维形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致使二剧在创作基本原则、作品最终旨归,以及对历史与爱情二者关系的处理上,又彰显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仅就其相异之处,稍作探微,以就教于方家。—、“虚实结合”与“征实求信”洪昇在创作《长生殿》的过程中,在题材选择上,遵循史实和虚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他重新演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基本上是继承了白居易诗和白朴剧的内容,且融合了唐以来叙述、咏

7、叹“天宝遗事”的文史、传说等许多素材。剧中出现的许多人物和情节虽大都以一定的史实为基础,但整体上以虚为主。上半部表现出尊史重真的精神,一方面展现真实的帝妃情爱生活,一方面穿插有关的历史事件;下半部主要写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以虚幻笔法鼓吹真情,极力铺陈李、杨怅恨绵绵的刻骨相思。清人吴梅曾云:“余谓《长生殿》,取天宝间遗事,收拾殆尽,故上本每多佳制,下半则多由昉思自运,……乃至凿空不实。”②这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与洪昇的创作意图有关。洪昇在《长生殿·自序 》中说:“余读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杂剧,辄作数日恶。”意在表明,他写李、杨爱情故事,与白

8、居易诗、白朴剧的意蕴是一致的,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但他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