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

《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

ID:47619770

大小:1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2

《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第3课寻找人类的祖先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寻找人科的早期成员腊玛古猿、南方古猿人猿分离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探究人科成员的基本特征虚拟再现 问题探究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寻找现代人之祖多祖论、单祖论  理解人类起源有关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依据 图表分析 比较探究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2、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腊玛古猿、南方古

3、猿、多祖论、单祖论。 难点:将腊玛古猿从人科中排除出去的基本依据。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在自身起源问题上的探索:寻找人科的早期成员和寻找现代人之祖。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人科,包括从最原始的人到现代人,人科下有许多种属。人类起源问题是迄今为止尚未解决的十大科学问题之一,它包括两个核心内容:一是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一是人类进化的方式。本课主要介绍了有关人类起源时间及标志的研究进展情况,人类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说明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和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围绕人科起源时间、早期成员的确定、现代人的祖先等问题,目前仍未找到答

4、案,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因此,本课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关注人类历史的进化演变过程,学习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 本课引言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过程,指出腊玛古猿在人类探索起源问题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意在揭示科学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曲折。教师可首先展示腊玛古猿化石图片,然后通过提问进入本课学习。问题一: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问题二:腊玛古猿是如何被发现的?问题三:猿与人的区别是什么?腊玛古猿是人类的祖先吗?在学生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问题三引导学生在前课所学基础上,对猿与人的本质区别有所了解,并作大胆推测,从而开始本

5、课的学习。 第一目“寻找人科的早期成员” 教材以腊玛古猿化石发现、确认其人科早期成员地位到否定其人科地位的研究过程,介绍了人科早期成员的研究情况。教材首先叙述了19世纪至20世纪80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6、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年代对腊玛古猿从发现、确定其人类最早祖先地位到最终否定的过程;接着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南方古猿的研究,基本认定南方古猿是从猿到人过渡阶段较晚时期的类型;随后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等专家们在寻找比南方古猿更早的人科成员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成果。 (1)腊玛古猿 由于古人类学作为一门边缘学

7、科,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有着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建议教师首先对古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作一简单介绍,以便于学生理解。 从猿到人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认识这一过程最基本的方法是考古学实证研究。是人还是猿?最直接的实物证据是化石。古人类学家通过对各种猿类化石和人类化石从形态上进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然后用各种测定年代的方法测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另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家通过对现代人、各种猿以及其他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蛋白质大分子进行研究,从它们差别的大小,根据变异的速度来计算它们起源的年代,这是分子钟假设研究。此外还应指出,古人类学研究还受到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

8、的影响和制约,如人们对腊玛古猿的认识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为便于学生理解,可先结合前课所学,如提问学生从猿到人最初的变化是什么?人的进化经历了哪些时期?然后指出人与猿的三个主要区别:两足的直立行走、牙齿的形状和式样、脑容量的扩大。人的进化经历了: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再经过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而进化成现代人。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普遍认为腊玛古猿是人科的早期成员。腊玛古猿的发现过程本课引言已有生动介绍,建议教师不妨采用,并略加补充。最早发现腊玛古猿的是美国人刘易斯(G·E·Lewis)。1932年,美国

9、耶鲁大学研究生刘易斯在印度西瓦立克(Siwalik)山区中新世中、晚期的地层中,发现了一块古猿的右上颌骨化石,上有犬齿以后的牙齿,以及犬齿和两个门齿的齿槽。1934年,刘易斯发表研究报告,以印度神腊玛的名字,把它命名为“腊玛古猿”(Ramapithecus),意为“希望之光”。刘易斯研究腊玛古猿化石后认为,腊玛古猿生活年代大约距今1400万年至800万年之间,它不属于猿类,而属一个新属种——人科的早期成员。教师可结合教材腊玛古猿右上颌骨插图,与人类牙齿形状图相比较,说明刘易斯确定其为人科早期成员的依据。刘易斯主要是依据复原的腊玛古猿牙齿的形状和式样作此判断的。腊

10、玛古猿复原的齿弓呈抛物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