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新人教版

ID:47646468

大小:7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8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说教材1、说地位和作用:本课讲的是中国早期的华夏文明(夏商周时期)。第一单元的标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从“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到“原始的农耕生活”最后到“华夏之祖”,如果第一单元论述了中华文明的肇基和华夏先祖的才智的开启的话,那本课则是对华夏早期文明的第一次总结和升华,她与后面的第16、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21、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是遥相互应的;如果教材其他的内容是血和肉的话,那本课和“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则是教材的思想灵魂,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学习本课能够对学生很好地进行

2、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如果要问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恐怕就众说纷纭,难得一辞。文化是一种非常模糊的概念,如何才能给初一年的学生讲解文化,这也是一个难题。作为思想文化课,由于思想文化与当代关系最为密切,是古代给现代最丰厚、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因此能够进行很好的国民素质教育和最初始的文化的熏染。2、说教学目标(1)以讲授古代文化在文字、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为载体和切入点,引起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关注。(2)同时引导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归纳为契机,培养其动手能力;以引导学生对中

3、国历史文化的探究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发现历史、研究历史,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让他们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实现历史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这是授课的目标。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诗人屈原。(2)教学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离骚》的艺术成就。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设历史情境,重温事件经过,感受历史。(2)联系现实法:本课知识涉及考古学、文字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艰涩难

4、懂,比如讲甲骨文时对其造字方法和字型结构要用启发的方式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理解。因为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终身学习。(3)学科交叉法:本课内容如文字、天文、历法等内容分别涉及语文、地理、小学自然等学科,教师应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充分为教学服务,其本质上是为学生服务,这也是顺应新课程标准的。(4)讨论分析法:对于屈原的一生和其代表作《离骚》比较难懂,应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和讲述屈原的生平,讨论并分析得出屈原的崇高品德、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5)问题教学法:提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调动学生思维,温故知新,探究新知。2、说学

5、法: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可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锻炼聚合抽象思维(如探究汉字的字型)、尝试收集、处理历史信息(如各种节气以及与之有关的谚语)、初步评价历史人物(如屈原),因为只有让他们自己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他们自己去思考、感受、发现、才能让他们体会到人生的道理和文化的价值。3、说教学媒体:本课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可观可感的形象课程。多媒体课件一般在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情况下使用,但本课知识点多,抽象的东西多,而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发达,感性认知能力强,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形象的图画或视听材料,创设历史情景

6、和气氛,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过渡自然又合理,学生的活动安排地丰富适度可以成为一大特色,以此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导入: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有很多象征物,大到长城、兵马俑,小到筷子、扇子等。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那么中国的早期文化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用象征物导入是因为这样既简单明了,又与本课保持了历史延续性,同时在教师叙述时,也间接启发学生思考其他中国文化的象征物,告诉他们我们就生活在这

7、个文明中间,一下子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学习内容与学生贴近了,先祖与自己共享同一个文明,多有亲切感。二、教学过程:(一)文字的演变1、首先以总结的方式呈现我国早期文字的演变及时间,给学生一个整体性了解。2、然后详细介绍三种文字的相关内容,(以图片为主)。(1)甲骨文方面先显示两张图片,进而介绍甲骨文的数量和研究现况,以甲骨文中的舟和车为例,说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象形。接下来让学生动起来,猜猜几个简单甲骨文字对应的文字,让学生体会甲骨文的造字方法。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说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最后强调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8、历史,从商朝开始。(2)金文方面,结合图片毛公鼎说明金文的概念,又名铭文或钟鼎文,是商周时铸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