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1-2015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ID:47652177

大小:3.0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1-31

2011-2015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1-2015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1-2015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1-2015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1-2015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5安徽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9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4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试题卷”一并交回。4.本卷试题中g值均取10N/kg。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会降低。2.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3.图为卫星绕地球飞行的轨道示

2、意图。卫星在飞行过程中机械能不变,当卫星运行到近地点时,其动能最(选填“大”或“小”)4.通电螺线管的N、S极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电流是从(选填a或b)端流入螺线管的。5.图为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把线圈两端的导线接入扩音机,就能通过扬声器听到说话的声音。这种话筒应有的原理是。6.如图,AB为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C处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物重G=N。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选填“

3、增大”“不变”或“减小”)。337.当天空中空气的湿度很大、两块云之间的电压很高时,原先不导电的空气就会变成导体,强大的电流可在瞬间通过天空,形成闪电。某次闪电的放电电流约为1X104A电压约1.8X108V,放电时间约0.01S,则这次闪电释放的电能约J,合kW.h。8.某同学利用斜面匀速提升重为500N的物体,已知沿斜面的拉力做功为1000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m。9.如图所示,重为1.5N的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其底面积S=30cm2,则水对圆柱体下表面的压强P=Pa,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cm。10.如图,L表示凹透镜,

4、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B.使用

5、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3.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331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15.一个能绕中心转动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区域出现水

6、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A.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B.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C.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D.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16.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串联,闭合开关S,L1发光,L2不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电源电压较低BL2发生了断路.C.L2发生看短路D.L2实际功率很小17.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7、,则绘出的U-I关系图像正确的是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8分,公20分)1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请在图中分别做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选填“A”、“B”或“C”)。33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

8、出结论19.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盐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