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教育理论

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教育理论

ID:47654212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教育理论_第1页
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教育理论_第2页
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教育理论_第3页
资源描述:

《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教育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孕育着传统文化的重大变革,诞生了改变和重构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的网络文化,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岀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师德建设必须面对现实进行理念提升,模式重构及方法创新。关键词网络文化师德建设影响对策1网络新文化的特征1.1提供资源共享的文化Internet原意是InterNetwork,通译为"网络互联网”,一般称为“互联网络”,我国官方译名为“因特网”。“因特网”经过远程终端联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和信息高速公路四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显现岀“以

2、光纤为骨干网的高速通讯平台;以连接各类应用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传送视频、音频、数字、图象等多媒体服务平台”三大特点,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和用户连接到信息网络中。群体和个体用户通过跨越时空、跨越国土、透视社会的各类平台提供的信息源任意选取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的国际性、知识(信息)需求的互换性及快捷性。1.2信息结构多元的文化网络文化行为,使进入信息结构高度离散的国际性网络失去主观主导及专门化的特点,面向高度综合性及广泛性的无中心文化环境发展。伴随着改革进程中经济结构、经济成分以及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阶层在重新分化;社

3、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日趋多元化。网络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实际上是在强化着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文化明显地体现着转型社会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生活态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层次文化消费的需求。1-3张扬个体自由的文化网络象一个工具,本身为中性,而形成载体的网络文化在加载内容的状态下,体现岀本质。如人们利用QQ、BBS等形式淡化传统的传递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满足个体自由文化的需求,获取交流的共鸣。1.4提供情感满足的文化被称之为“人造现实”(ArtificialReP

4、劉ality)、电脑空间(Cyberspace)、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ment)的多媒体网络,将人与计算机的接口扩展为三维,使人们直观地与计算机形式的动态环境交互作用,让人任信服地感受到它仿佛是真实的。这种能够展现色、香、味、触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制造了感情化的娱乐效果,即时性的愉悦,迎合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对生活的直观感受相契合,获得广泛的认同。2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影响2.1对建设“伦理政治”即守法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信息结构的高度离散,对师德建设所追求的思想统一、观念整

5、合的目标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部分人思想的错位,道德的失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求“善”,传统的道德修养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属于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一伦理型”文化。伦理文化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各类观念文化的核心。而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客观的造成了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使教师政治观念产生模糊,民族意识出现淡化,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讲究道德、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受到冲击,伦理政治的守法等行为受到挑战。上一页12下一页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6、[2007-01-1815:36:00]阅读:1作者:程新治编辑:studa01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