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药学论文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药学论文

ID:47655919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药学论文_第1页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药学论文_第2页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药学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药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观察_药学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4%;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33%o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字2=34.23,P<0.05)。结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外周血管介入;大咯血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17-0129-02大咯血是指咯血量每日已经超过500ml或者一次咯血的量超过100mill],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患者常常会由于窒息、出血性休克导致生命危险,重症大咯血的临床死亡率可达50%〜100%f2]o随着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这种全新的临床专业操作技术,在更大范围内替代临床外科手术治疗

3、。为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组,対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M-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组。对照组男40例,女21例;最小24岁,最大81岁,平均(51.21±1.21)岁;支气管扩张30例,肺癌23例,肺结

4、核8例;日咯血量最少300ml,最多730ml,平均(430.23&plusnm;2.21)ml。观察组男41例,女20例;最小23岁,最大82岁,平均(52.18±1.34)岁;支气管扩张29例,肺癌24例,肺结核8例;日咯血量最少310ml,最多720ml,平均(427.31±3.12)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2.1

5、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给予静脉用药物进行止血,选取垂体后叶素静脉推注和静脉点滴并用,对于部分持续性大咯血患者出现循环性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可给予多次、少量输入新鲜血液治疗,同时给予吸氧或者无创通气治疗[3]。1.2.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均采取Seidinger技术,经患者的股动脉部位穿刺插入进5FCobra导管,在患者的胸5〜6椎体水平部位,寻找到患侧的支气管动脉主干进行造影检查,首先明确患者病灶部位的支气管动脉血供状况,经5FCobra导管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使用的栓塞材料为PVA

6、颗粒微粒以及明胶海绵颗粒,治疗结束后再进行造影检查,明确栓塞治疗效果[4]。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治疗后24h内活动性出血停止,经随访半年没有复发;显效:治疗后咯血次数显著减少,或者仅存在痰中带血的情况;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咯血次数明显减少,每日最大的咯血量己经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没有达到有效、显效、治愈的标准[5]。总有效率二(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o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

7、.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通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44%;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23,P<0.05)。3讨论当大咯血急性发作,临床内科药物治疗较难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死亡率较高,并且术屮出血、呼吸衰竭、窒息、支气管胸膜痿发生率也较高。目前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已经被证实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大咯血的死亡率以

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而瓦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创伤性比较小,所以目前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成为大咯血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6]。大咯血患者的病灶部位主要血供部位是支气管动脉,其次是肺动脉,肺动脉压力明显低于支气管动脉压力,所以肺动脉一般不需要手术处理,大咯血的介入治疗主要指支气管动脉的栓塞治疗[7]。在临床治疗中笔者发现,支气管动脉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