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中长期(5年)防治水规划[1]

煤矿中长期(5年)防治水规划[1]

ID:47665343

大小:229.93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1-28

煤矿中长期(5年)防治水规划[1]_第1页
煤矿中长期(5年)防治水规划[1]_第2页
煤矿中长期(5年)防治水规划[1]_第3页
煤矿中长期(5年)防治水规划[1]_第4页
煤矿中长期(5年)防治水规划[1]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中长期(5年)防治水规划[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郑煤集团XXX煤矿矿井防治水规划(2011年—2015年)XXX煤矿二〇一〇年-38-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矿井生产概况第二章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第一节矿区地层第二节构造第三节主要含水层第四节矿区主要隔水层第五节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第六节地下水动态特征第三章矿井充水条件第一节矿井水害情况的统计分析第二节矿井充水水源及其特征第三节矿井充水途径及其特征第四节影响和控制矿井主要充水因素分析第四章矿井水害特征及需要查明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第一节矿井已经完成和基本查清的水文地质

2、问题第二节目前存在并需查明的矿井水文地质问题第三节矿井近期与中远期分别应查明的水文地质问题第五章矿井防治水技术路线与原则第一节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技术路线第六章防治水技术与工程规划第一节主要水文地质研究工作第二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第三节主要监测试验工作第四节主要水害治理工程第五节井下防排水系统改造工程第七章防治水规划实施的时间与进度安排第八章结论与建议-38-前言XXX煤矿位于登封市大冶镇境内,位于告成矿北侧,郑煤集团XXX煤矿1996年建成投产,2005年作为单独保留块段

3、与郑煤集团公司签订整合协议,目前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郑煤集团XXX煤矿主采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下距太原组石灰岩5m左右。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区西南有XXX河流通过,且上游900m处有XXX水库,在断层导水的情况下对矿井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以顶板淋水为主,矿井正常涌水量200m3/h,最大涌水量400m3/h,在顶板破碎带与地表水沟通时,会对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矿井采掘工程的延伸,矿井水害问题不容忽视。因此,需要研究和评价矿井开

4、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水工作内容,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有序进行,确保矿井生产安全。为此,特制定近五年的防治水总体规划。本规划是在收集井田已有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XXX煤矿的水文地质特征,结合矿井采掘规划提出的。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矿井防治水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2、矿井日常水文地质工作内容与要求;3、井田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二1煤底板奥灰水带压开采技术;5、放水试验;6、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预报;7、采煤工

5、作面底板原位应力测试;8、防治水治理改造工程;9、矿井防排水系统改造;10、防治水工程实施进度与费用概算。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收集了矿井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矿区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并针对XXX煤矿的水文地质特点,-38-结合矿井2011年-2015年的采掘计划,提出了XXX煤矿防治水规划基本原则,确定了XXX煤矿防治水技术路线。从矿井日常水文地质工作要求、矿井地下水观测网建设、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补充勘探、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防治水工程安排、矿井防突水保障信息系统以

6、及防治水技术难题研究等方面全面规划了XXX煤矿今后的防治水工作。但由于原有的水文地质勘探程度较低,观测资料不足,井下揭露面积较小,开拓范围有限,因此有些认识不一定准确,需要进一步证实。由此导致的工程布置的不适当性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38-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自然地理概况郑煤集团XXX煤矿位于登封市东南大冶镇XXX村,行政隶属大冶镇管辖。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3°12′18″~113°13′05″,北纬34°25′05″~34°26′04″。北距登封市卢店镇约5km,东北距郑州市约85km。

7、矿区西南部有登封—杞县的地方小铁路和沥青公路通过,该公路向北与汝州—郑州公路相接,矿区附近简易公路相互连接,交通条件便利。本矿区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区内最高海拔+356.2m,最低海拔+301.4m,相对高差54.8m,属低山丘陵区,区内冲沟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本区地处淮河水系,XXX河在矿区西南部流过,XXX河受上游水库控制,据观测1985年7月~1986年8月最大流量1315.4m3/h,正常流量200~400m3/h,水库截流则干枯。该区西北距XXX水库900m,库容400万m3,为

8、本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本区位于大陆性半干燥湿度不足带,夏秋两季炎热多雨,冬、春低温干旱。年平均气温9.1~14.6℃,元月份最冷,气温为-3.3~-18.2℃,七月份最热,气温24.4~37.1℃,日最高温度为44.6℃。11月到翌年2月气温较低,为霜冻期,最大冻结深度20cm(1966年12月30日),最大积雪厚23cm(1954年2月3日)。年降水量为419.5~1002.5mm,日最大降水量153.5mm(1956年6月21日)。年蒸发量为908~1976.2mm。春、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