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7667200

大小:86.1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18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宗法制遭到破坏B.分封制受到冲击C.天子权力开始削弱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公元前720年……郑庄王……命人侵入王室疆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庄公作为诸侯,其种种行径表明他并

2、没有履行作为诸侯应该向天子所尽的义务,反映了春秋初期,随着实力的变化,部分诸侯不再受天子制约的史实,这表明分封制渐趋瓦解。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不能得出宗法制遭到破坏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已进入东周,天子权力开始削弱发生于西周后期,早于题目中的时间“公元前720年”,排除;D项中“彻底瓦解”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

3、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

4、周A.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C.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指的是宗法制,“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指的是分封制,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认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秦始皇开创的,排除;C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西周并未打击异姓诸侯,排除。3.观察下图,关于中国古代君臣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秦朝行郡县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5、B.唐朝的节度使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宋朝设计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D.明朝设内阁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答案】C【解析】【详解】宋朝设参知政事、平章知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长官计相)掌握财政权,枢密使、枢密副使都相当于宰相,分割宰相军权。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广郡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削弱相权,排除;B项,唐朝的节度使是管理地方的,不能分散相权,排除;D项,明朝内阁是在废除宰相制度后设立的,另外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才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排除。4.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

6、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A.秦汉、明朝B.西周、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隋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由封建而跻统一”是以战国至秦朝统一后废分封行郡县为代表,说明中国古代由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发展,到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中“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是以西周至春秋战

7、国时宗法制和军功爵制转向秦汉隋唐时期的“士人政府”为代表,说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材料中“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是以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为代表,说明选官用官制度中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和标准的变化。综上所述,“第一级演进”是秦汉,“第二级演进”是秦汉至隋唐,“第三级演进”是隋唐。故答案为D项。A项,明朝实行科举制,但是在隋唐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第三级演进是实行科举制,秦汉时期与之不符,排除;C项,西周属于封建时期,没有完成“统一”,排除。5.汉元帝时,宦

8、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B.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可知,汉元帝等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外戚当政,以丞相为首的官僚集团势力下降。故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