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

ID:47673621

大小:25.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2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概念张宽前1.历史事实与历史理解1.1历史事实一般而言,历史是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总和,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事实与现实之间存在一个基本的时间差,而这也是对历史进行划分的基本界限。在这一界限范围内,历史并不是对认识主体的直接呈现,而是通过历史资料,也即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留下来的痕迹或记载的间接呈现,这也是历史理解的基本方式。1.2历史理解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历史事实对主体的再次呈现是不可能的,因此历史对主体的影响除其自身的遗留影响外则体现为人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人们对历史的

2、厚爱并不仅仅处于对沧海桑田的怀旧感伤,而更多地体现为人们能够在对历史的理解中寻找到对现实的理解视角,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即是说,历史理解对当下主体的实践行为能够产生理论引导作用。当对历史的理解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概念体系,以至于人们会误以为这一概念体系本身具有某种神秘的性质,能够表述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轨迹。1.3回到历史活动本身在《神圣家族》中,马恩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3、。‘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表明,马恩并不相信抽象的历史概念本身包含有什么神秘的性质,对历史的理解不应是人是理性内部的狡计,而应回到人的真实的历史活动中来。并且,对历史的理解应当能够为历史活动本身提供指导。,专业.专注..word格式,1.理解视角与历史维度2.1理解视角历史与当下的认识主体之间时间差的客观存在,决定了:1)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都不可能直接面对历史事实;2)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视之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不过是历史事实总和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3)任

4、何一个历史研究者谈论的历史事实都不是自足的、无条件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视角显现出来的。2.2历史维度对历史的理解虽然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视角出发进行,但其基本维度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2.2.1物理时间的维度这是认识历史的最直观维度,也是实证的历史科学所内含的基本维度。只有在这种维度的基础上,历史所赖以形成的时间轴向才得以成立。丰富的历史材料在理解者面前才能得以组织串联。因果性的认识范畴本身所要求的逻辑上的前后相继关系,必定需要物理时间上的论证。物理时间的维度是一切历史事实存在的基本维度,但却并不能承担历史解释的更多的逻辑任务。在这一维度上所包含的历

5、史事实只在绝对的时间与空间当中呈现,为历史解释者所直观。但历史事实之间的逻辑关联与演变,必然要求更多的范畴参与到对历史事实作为直观的“杂多”的整合过程中来。2.2.2抽象概念的维度,专业.专注..word格式,物理时间中所呈现的历史事实的“杂多”为进一步研究其内在联系与演变历程提供了材料,但历史理解作为一种概念行为还要求进一步对表象背后的本质有所把握。也即是说,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背后必然包含着驱动其前进的内在动力。但概念之所以能够对必然性的内在本质有所把握,在于本质并不隐藏在作为对象的事实之中,而是存在于概念本身。这样,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与发展的维度

6、其实存在于概念体系当中,这种“上升”乃是历史解释者本身认识能力及其对概念把握的进步。换言之,真实的历史维度并不外在于认识主体,而是内在蕴含于概念的发展过程中。概念的辩证运动所包含的逻辑才是真实的历史维度,而外在的历史事实不过是这种概念运动“道成肉身”的结果。以上观点作为黑格尔历史观的基本点,其实在基督教哲学中也存在其理论先驱。早在教父哲学初期,奥古斯丁已经在其《上帝之城》中阐述了一种与之极其相似的历史结构。2.2.3劳动生产的维度马克思对于这种历史观做了彻底地颠倒,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真实差别,以及

7、两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当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在于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不是抽象概念决定了人的历史,也不是国家与法的形式决定了基本的社会关系与变革历程;而是与之想法,国家与法的形式应当在“市民社会”中寻找其现实根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解维度:以“生活决定意识”作为其理论出发点,并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其起始概念。历史不是“绝对理念”的道成肉身,而是“现实的个人”劳动生产的结果。而作为“现实的个人”,其首要的问题便是为解决自身物质需求而从事的劳动生产。在不同生产力的基础上,也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

8、生产关系,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也就成为了历史理解的基本维度。马恩还具体指出,私有制的出现不是自然而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