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

ID:47677650

大小:216.6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0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1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2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3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4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5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6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7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8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9页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方县龙山煤矿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矿长:李发中工程师:赵凤龙二O一二年三月龙山煤矿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一、矿井概况龙山煤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县城北东,距大方县城直距34.5km,公路距离约50km。地理坐标:东经105°51'44"〜105°52'36",北纬27°19'57"〜27°20'45"。行政区划属大方县星宿乡。矿山向南3.0km与326国道相接,向北35km经大山、长石与大纳公路(大方-四川纳溪)相接,属新场向斜西翼北端,区内总体地势为东南高北西低。区内最高点位于矿

2、区东南部一山头,海拔+2098.5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北部一洼地,海拔+1759.6m,最大相对高差338.9m。其矿界范围由9个拐点构成,走向长约0.75km,倾斜宽约1.35km,面积0.8007km2o开采标高+1850m至+1450m。矿区含可采煤层3层(M18、M51、M73),煤层累计平均厚度3.3m。保有煤炭资源储量总计425.2万吨,矿井设计利用工业储量213.7万吨,可采储量159.6万吨。设计三层煤联合开采,斜井开拓,壁式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

3、,服务年限为8.2年。二、矿井水文地质1.地层矿区及其附近出露的地层有下三叠统夜郎组(T$),上二叠统长兴组(Psc)和龙潭组(P31),中统茅口组(P2II1),第四系零星分布。龙潭组是该区的含煤地层。现由新到老简述如下:(1)、第四系(Q)主要为残积、坡积、冲积物等,零星分布于地势低洼处,不整合于矿区内各地层表面,主要覆盖含煤地层,厚0〜10m。(2)、下三叠统夜郎组(Ly):根据岩性变化情况由上至下分三段:九级滩段(T0、玉龙山段(T扌)、沙堡湾段(Ly1)1)九级滩段(T/)主要由灰紫色、

4、紫色、暗紫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局部夹薄层状泥质灰岩、灰岩,含瓣鲤类等动物化石(产王氏克氏蛤、格氏克氏蛤、弱海扇等动物化石)。矿区内地层出露不全,出露厚度大于200m。分布于矿区中、东部地区。2)玉龙山段(Ly2)浅灰〜灰色,中-厚层灰岩,晶粒或泥晶结构,顶部含鲫粒,向下泥质增加,下部常为泥质灰岩,全层夹泥岩,具锯齿状、箱状缝合线构造,产同心克氏蛤等化石,地层厚度180〜250m左右。分布于矿区中西部地区。3)沙堡湾段(Ly1)深灰色,风化后多为黄灰、紫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泥质

5、粉砂岩,具水平纹理,夹薄层状泥质灰岩,近顶及近底常夹薄层黄绿色蒙脱石泥岩,产舌形贝、蚌形蛤、蛇菊石等化石。地层厚10〜23m。分布于矿区西部。(1)、上二叠统长兴组(P3C):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灰岩,晶粒结构,含黑色燧石团块,上部具纟而粒结构,中部含泥质,常为泥质灰岩夹钙质粉、细砂岩,中上部偶夹薄层炭质泥岩。产蜓科、蕉叶贝及瓣鲤类等化石。厚25〜35m平均厚30肌分布于矿区西部。(2)、上二叠统龙潭组(P:J)为矿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厚度112〜151%平均厚度118m。系一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的

6、含煤建造。主要由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上部为深灰色岩屑粉砂岩、细砂岩、钙质泥岩、灰岩、泥质灰岩及煤层,含煤2〜3层,其中M18煤层全区稳定可釆;中部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夹粘土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砂岩胶结物中菱铁质含量较上部有所增加,含煤或煤线9-12层,其中M51为较稳定可采煤层;下部为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炭质泥岩及煤层,其中M73为较稳定可采煤层,底部为含黄铁矿粘土岩,其中砂岩胶结物以菱铁质为主,形成菱铁质砂岩。分布于矿区西部边界

7、。(1)、中统茅口组(Pjn):浅灰-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隐晶-微晶结构,上部含少量燧石团块,顶部层面凸凹不平,产蜓科、珊瑚等化石。矿区出露厚度大于100m。分布于矿区西部边界。1.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根据矿区出露地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区内地层含水岩组为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夹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其特征如下:(1)下三叠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y3)主要由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夹薄层状泥质灰岩和灰岩组成,出露厚度大于200m;下三叠统夜郎组沙堡湾

8、段(TM)主要由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状泥质灰岩,近顶及近底常夹薄层黄绿色蒙脱石泥岩,厚10〜23m;上二叠统龙潭组(Pd)岩性主要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厚112〜151m。上述地层为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含水贫乏,弱含水岩组。(2)上二叠统长兴组(Psc):主要为中-厚层灰岩,含黑色燧石团块,中部常为泥质灰岩夹钙质粉、细砂岩,中上部偶夹薄层炭质泥岩。为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夹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1)下三叠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寸)主要为中-厚层灰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