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文献综述】

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文献综述】

ID:476853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8

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文献综述】_第1页
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文献综述】_第2页
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文献综述】_第3页
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文献综述】_第4页
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鱿鱼肝水解工艺的研究与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鱿鱼加工下脚料特别是肝脏的高值化研究的进展,简明介绍了,以鱿鱼肝脏为原料开发鱼油,水解得到氨基酸等制品的研究状况。并展望了鱿鱼肝脏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关键词:鱿鱼;下脚料;肝脏;水解1、简介鱿鱼(Ommastrephesbartrami)是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鞘亚纲(Coleoidea)、十腕总目(Decapodiformes)、枪形目(Teuthida)、柔鱼科(Ommastrephidae)和枪形

2、目、闭眼亚目(Myopsida)、枪乌贼科(Loliginidae)动物的俗称[1],亦称柔鱼。鱿鱼体扁长,头腕似佛手状,肉鳍紧附在尾部两侧,形似双髻,全身均为浅粉色,表面有白霜。主要产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产期为7~8月,日本、越南、朝鲜也产。鱿鱼是名贵的海产品,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并含有十分丰富的诸如硒、碘、锰、铜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对骨骼发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预防贫血。鱿鱼除了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还是含有大量牛磺酸的一种低热量食品[2]。因此鱿鱼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品加工原材料。2、研究现状与进展近10年

3、来,随着我国北太平洋的鱿钓业规模不断形成扩大,鱿鱼的捕捞总量逐年提升,进口量也逐年扩大。浙江是鱿鱼加工大省,仅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的鱿鱼加工量就将近20万吨[3]。然而,我国鱿鱼目前的生产工业产品层次比较低,主要从事简单的来料加工,如鱿鱼丝、鱿鱼片、鱿鱼段等。原料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附加值低,尤其是加工下脚料,多为内脏、皮、鱿鱼嘴等,其占鱿鱼总量的15%-20%,大都加工成鱼粉,部分甚至直接丢弃或掩埋,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对鱿鱼下脚料进行新一轮的研究,以提高其附加值,国内外有不少科研院校和企业单位正在

4、研究和开发鱿鱼加工下脚料中的功能活性物质,一些新颖的水产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再利用技术正在得到有效开发。对于鱿鱼下脚料的研究,报道较多的,主要是基本营养成分的分析及相关的综述性报道,将鱿鱼下脚料根据其部位或成分进行具体分类,深入研究的报道主要为以下几大类,如从鱿鱼皮中提取、制备胶原蛋白,从鱿鱼眼中提取透明质酸,跟乌贼进行比较,研究鱿鱼墨的相关功效等,而对于鱿鱼肝的研究利用则较少。3、鱿鱼肝的利用与研究鱿鱼内脏占鱿鱼湿重的15%左右,其中大部分为肝脏,因其含有可以促进鱼虾摄饵的氨基酸,所以一般加工成鱼虾饲料[4-5],而并没有充分

5、利用。吴莉敏[6]对市场上的冻品鱿鱼内脏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鱿鱼内脏蛋白质含量为21.24%,脂肪21.15%,水分55.91%,灰分1.45%。鱿鱼内脏中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包括钙、磷、铁、锌、镁、铜和硒等,其中钙、铁、磷的含量最高。鱿鱼内脏的产品现在开发处于理论阶段,如宋庆武等[2],利用鱿鱼下脚料加工鱿鱼肠,初步确定了鱿鱼肠的加工工艺,并对相关产品进行了弹度、韧度、滋味、色泽等方面的测试及相应的感官指标和微生物的检测。刘鑫[7]等也初步探讨了鱿鱼低温火腿肠的加工工艺,为鱿鱼下脚料的高值化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3.1

6、鱿鱼肝中脂肪的提取与利用鱿鱼肝脏含有20%-30%的粗脂肪,郭无瑕等[8]系统的地研究了从鱿鱼肝脏中提取油脂与精炼鱼油的方法,并证实精炼后的鱿鱼油澄清透明,略显淡黄色,并有淡淡的鱼腥味,其各项指标均符合SC/T3502-2000鱼油一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鱿鱼油中脂肪酸的成分。结果表明,精炼鱿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较高(36.5%),其中C20:5(EPA)和C22:6(DHA)的含量分别为13.1%和20.3%。这与王庆梅等[9]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鱿鱼中脂肪酸的成分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7、。可见,鱿鱼肝脏是提取EPA和DHA的良好原料。且鱿鱼肝脏油由于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在10℃左右的室温下不凝结,在医药和饲料工业中有较广泛的利用前景[10]。3.2鱿鱼肝中蛋白质的水解及利用将鱿鱼肝脏中的大部分脂肪提取后的剩余部分,大约占湿重的55%-65%,如果将其丢弃,则会产生大量的二次废物。这些残渣的成分以蛋白质为主,如可选取合适的酶将其水解,并对水解的条件优化,对水解液进一步分析利用,则会是一种方便、快捷且较实用的再利用方式。章建设等[11]探索了NaCl溶液提取鱿鱼内脏糖蛋白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了鱿

8、鱼内脏糖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鱿鱼内脏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6、浸提时间为60min、NaCl浓度为3%、浸提温度为80℃;该工艺所提取得到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利用鱿鱼内脏废弃物制得天然调味品——海味素,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成分齐全,海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