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局各项制度

审批局各项制度

ID:47692669

大小:97.36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23

审批局各项制度_第1页
审批局各项制度_第2页
审批局各项制度_第3页
审批局各项制度_第4页
审批局各项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批局各项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审批与监管信息双向推送制度按照县委《关于吁目台县相关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第一批)划转至县行政审批局的通知》((2015〕76号)和《关于吁目台县相关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第二批)划转至县行政审批局的通知》(〔2015)128号)文件要求,行政审批局依法履行相关行政审批职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后,各部门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健全审批和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为确保审批和监管无缝对接,具体规定如下:一、行政审批吁目台县行政审批局履行对划转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职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原审批单位不再对已划转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审批。行政审批局委托原审批单位审批的事项

2、除外。二、单位监管1.审批过程中需相关单位勘察的,由审批局在电子政务网进行相关信息推送。各单位收到信息后须在二个工作日内完成勘察,并将勘察意见通过电子政务网或书面推送至审批局;2•审批过程中需各监管单位提供总量控制参数、监测数据,专项或行业规划、专家评审意见的,各单位在收到行政审批局需求信息后无条件提供;3.项目审批结束,行政审批局将相关审批信息内容推送至各单位后,各单位履行监管职能。三、信息推送1•利用电子政务网建立行政审批局各科室和各监管单位之间的信息双向推送渠道;2•推送信息主要内容有项目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推送人姓名、联系方式及附件;3•推送时限

3、为审批事项办结当日;3.审批局各科室和各单位办公室负责人为推送责任人。四、审批业务指导和培训1•划转的行政许可事项如遇法律、法规修订或政策调整等情况,监管单位应及时书面告知行政审批局;1.监管单位应及时告知并协助审批人员参加相应的法律法规培训、资质考试和业务学习等。五、责任追究审批部门和监管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如有违反造成不良影响的,由县效能101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行政审批局领导干部值班制度为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及时、准确、高效地处置行政审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特制定本制度。一、局领导班

4、子成员参加值班,周一到周五每人一天,周六由局主要领导值班。二、值班地点主要在一楼大厅咨询处,值班的时间为工作日上班时间。三、值班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咨询、处理突发事件、开展纪律督查,以及监督安全防范等工作。四、值班领导必须提前到岗,检查服务大厅情况,下班必须最后离岗,监督电源关闭及其他安全防范情况。五、值班领导要对大厅工作情况进行监督,随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遇到重大问题及其他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汇报。六、值班领导因开会、外出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当日值班的,必须向局主要领导请假,并安排替班人员。七、值班必须填写值班表,记录发现的问题及

5、处理情况,值班结束后交局纪委书记。八、值班期间出现不坚守值班岗位、擅离职守,导致问题延误处理等情况的,将视情况追究值班人员的责任。首问负责制度一、首问负责制是指服务对象到局机关、窗口科室咨询或办理相关事项时,首位接待或受理的工作人员认真解答、负责办理或引荐到相关部门的制度。首位业务受理人即为首问责任人。二、首问负责制遵循热情主动、文明办事、服务规范、及时高效的原则。三、各窗口设立公示牌,公布工作人员的照片、姓名、职务、岗位职责或服务承诺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四、首问负责制工作要求(一)首问责任人应认真处理群众来访,主动热情的接待每位来访人员。(二)首问责任人必须严格

6、按照“文明用语规范”的要求,对来信、来电、来访的群众给予热情接待。并做到使用“欢迎您”、“请”、"请稍等"、"对不起”、“谢谢”、“不用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严禁用“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等生硬语气回绝;提倡推行普通话。(三)对无法即时办理、答复、引导对接的事项实行登记制度,对办事人的姓名、单位、时间、咨询、办理事项、办理结果、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以备查询。五、首问首办责任人的责任(-)属于职责范围内的承办事项,应当在规定办结时限内及时办理;需要补充相关材料的,应一次性告知相关办事程序、要求及所需全部资料。若经办人不在,应先将办事人的材料收下,做

7、好记录,及时移交经办人。(二)属于职责范围外的事项,应耐心认真地解释引导,告知办事人承办机构或咨询部门的联系方式。六、首问首办责任人在接待办事人咨询时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主动热情、文明礼貌、便民利民、优质高效、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对办事人不接待、置之不理,推诿扯皮。(二)不一次性告知办事人办事程序、要求及所需材料。(三)属于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该办不办或有意刁难、设置障碍,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四)不属于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不热情、不接待、不引办、不解释、不提供便利条件,致使办事人员来回奔波,造成不良影响。(

8、五)其他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