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结题报告

学困生转化结题报告

ID:47692790

大小:146.6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3

学困生转化结题报告_第1页
学困生转化结题报告_第2页
学困生转化结题报告_第3页
学困生转化结题报告_第4页
学困生转化结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困生转化结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智力因素对小学中段数学学困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冇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捉高屮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屮生和优生的层而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调动所冇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

2、,发展他们的能力。我校作为一所较偏远的农村中心小学,2010年才实现各村完小的撤并工作,班级中存在着大量的学困生。主要原因有:1.我校学生主要來源于治平乡村民及外來打工子女,这些学生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差。(1)部分家长有急功近利的〃如意算盘〃——把钱花在孩子读书上不如让孩子早一点赚钱,造成部分学生无心学习,得过且过。(2)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托孩子的爷爷(奶奶)看管孩子,对孩子缺乏严格管理。2.表现优良的学生都往城区上学。部分家长为了让了女享受到优质教育,就迁往城区居住,而这部分家长的孩子往往各方面表现优良。3.2010年

3、才实现各村完小的撤并工作,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很不均衡,三、四年级乂是学牛数学成绩易分化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学科知识的耍求也不断捉高。4.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笨”、“学习习惯差”、“学生难教”,但是对于这些学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对症下药,采取何种冇效的策略却没冇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开展农村小学中段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具有着深远的意义:1.从个体意义上说,是帮助“这一个”学生排除思想、行为和习惯上的障碍,赶上队伍,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在人生道路上塑好口我。2.从整体意义上说,是使集体形成得更好,更

4、冇利于班级教育教学的进行。3.根木的一点是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代新人。二、课题的界定本文所述的学困生,即为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社会、环境和教育等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效率低下,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业上的困难是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条件下可得到转化,他们屈于“学业不良者”的一部分。通过观察,确定本文所述的学困生的主要特点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冇性格偏异、

5、情绪焦虑、意志薄弱、兴趣缺乏等心理障碍;学习动力水平低下、缺乏进取意识;有厌学、恐学、逃学行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正确接受教导,学习偏科、缺乏计划、上课走神、不做笔记、拖交作业等。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是既古老又不断推陈出新的永恒的命题。本课题在国内外早已有研究、探讨和论述。英国的心理学家施奈尔把“后进生”问题看作是生理、心理学上的现彖。他认为“后进主”归根结底是学生智能迟滞的一个阶段,导致学生某方而或各方而落后,不仅冇智能迟滞,述冇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

6、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为便于分析,他将后进生分成三类:一是行规较好而学习不良;二是行规不好而学习优良;三是行规和学习都达不到要求。前两者是性质不同的单方面“后进生”,后一类是双方面“后进生”,针对这儿类情况,如果从学习不良或智能方面去探讨就带冇片而性。在国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人对差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经验型或分析型研究。钟启泉从国外差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分析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了差

7、生问题,揭示了现代差生概念的内涵,并捉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由上可见,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此内容的研究。但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转化每一位后进生,使其健康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有力举措。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本课题研究坚持“三个结合”和“三个注重”的研究原则,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研究过程屮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比较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与指导性。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访谈法:了解我乡教师对学困生的认识及

8、理解情况。2.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3.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捉高实验操作水平。5•行动研究法:围绕研究目标展开教育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修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