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

ID:47696295

大小:2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23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_第1页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_第2页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_第3页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_第4页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第一学期化学中段考试试题此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指定的位置,否则所做答案无效。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Ca:40Fe:56Cu:6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42分)1、化石燃料仍是目前能源的主体,但已经面临危机,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下列能量转换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氢氧燃料电池提供电能    B.利用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C.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备氢气D.利用植物秸秆为原料生产乙醇燃料2、

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溶液导电性强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易溶性强电解质的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D.由于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是弱电解质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S2-的结构示意图:B.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4H10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D.NH3的电子式: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大于0.5NA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C.标准

3、状况下,22.4LH2O所含分子数目为NA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2NA5、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列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离子组是(  )A.CO32—、SO42—、NH4+、Na+B.Cl—、SCN—、NO3—、Cu2+C.Br—、I—、Mg2+、Na+D.H+、Cl—、NO3—、Al3+6、一定量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铝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应向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A.NaOH(固体)   B.CH3COOHC.NaCl(固体)    D.CH3COONa(

4、固体)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H=+566.0kJ/molC.铁粉与硫粉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则此反应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燃烧热8、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

5、(g)△H=+49.0kJ·mol-1②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9、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H2O2(l)===O2(g)+2H2O(l) ΔH=-98kJ·mol-1B.2Ag(s)+C

6、l2(g)===2AgCl(s)ΔH=-127kJ·mol-1C.2HgO(s)===2Hg(l)+O2(g) ΔH=+91kJ·mol-1D.2N2(g)+O2(g)===2N2O(g)ΔH=+163kJ·mol-110、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11、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2Y

7、(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B.若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D.若右图纵坐标是正反应速率,则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进行,图象最高点为平衡点。12、反应:L(s)+aG(g)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D.

8、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3、今有X(g)+Y(g)2Z(g)△H<0。从反应开始经过t1后达到平衡状态,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t3时又达到平衡,据右图回答:从t2→t3的曲线变化是由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