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辩论促生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辩论促生成

ID:47696762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23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辩论促生成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辩论促生成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辩论促生成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辩论促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抓辩论促生成 【案例】教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由于本课是一篇有关童年生活趣事的文章,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时课堂气氛活跃。当学生读到文中有几处内容:“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滑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没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铲地的时候,用锄头乱钩一阵,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在园子里玩累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面对“我”所做的这一切,祖父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批评“我”,只是笑笑,有时给我讲讲道理,但“我

2、”似懂非懂。面对我在园子里的所做所为以及祖父对“我”所持的态度,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A:小孩子在园子里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的,因为只有让她在园子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乱闹”,才能发挥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反方A:祖父这样惯着孩子是不对的,如果让孩子在园子里为所欲为,那么,祖父的心血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正方B:祖父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他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环境,让小孩子有一个愉快而美好的童年,从而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反方B:祖父的做法不对,如果从小就对小孩子听之任之,想干什么就干么,那么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一种任性的习惯

3、,以后要想纠正就比较困难了。正方C:如果从小对孩子要求太严格,这样不能,那样也不准。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变得胆小怕事,做事没有主见,缺乏自主意识。反方C:如果小孩子在祖父的园子里都是为所欲为,那她跟别的孩子在一起玩一时也难以改变这种习惯,也是这样为所欲为,别人会不喜欢她,她就会失去朋友。正方D:孩子的童年不光由祖父一个人来教育,还需要有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多方教育,才能健康成长。……种种辩论之后,又有同学举手发言说:这篇文章的作者萧红是1911年出生,作者的童年正处在动乱时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很多孩子连吃都吃不饱,

4、作者的祖父竟然有那么好的闲心去对待孙女,文中所写的内容有些是不是作者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想象写出来,以此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的童年的追求和向往……师:同学们还真的长大了,看问题终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不错,说得真有道理,老师多么佩服你们啊!分析:一次小小的辩论,竟然碰撞出一朵朵绚烂的火花。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始终以激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多种表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只是课堂的发现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

5、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 …… 。老师没有预料到学生的辩论竟然让她感受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无限的想象力,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叶澜)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什么,而是学生是否以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课堂教学应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智慧碰撞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与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

6、围,把学生引导到辩论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辩论、参与辩论,使学生在辩论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并且在辩论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辩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