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ID:47700460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21

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1页
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2页
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3页
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4页
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程改革包括教材的改革和教法的改革。教材改革是改革教材的编排、选择和逻辑,目的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法的改革是从方法上的改革,重建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和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根据上级课堂改革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永寿县逸夫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目的宗旨以“三个面向”、“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学习金字塔”为理论支撑,以课堂教学模式

2、改革为基本途径,以促进老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全面更新教育观念,重新构建课堂结构,彻底转变教学模式,把简单追求“教学成绩最大化”切实转向科学追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轨道上来,快速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强力打造逸小课改特色。二、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吴战科(校长)副组长:李茂茂(副校长)王彦贤(副校长)成员:李娜(教务主任)樊婷婷(政教主任)景娟子(语文教研组长)付文静(数学教研组长)董曼(英语教研组长)蒙丹(常识教研组长)(二)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2、注意课改动态,积极吸收有

3、关课改信息;3、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提高教师课改理论水平;4、深入课堂观课,组织议课,开展多形式的研究活动;5、总结课改经验,提升课改成绩,塑造课改精品项目,打造课改特色学校。三、工作目标(一)转变教学行为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中的传授知识是重视“经”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呼吁以人为本,教学要重人的发展。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功效。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育的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已经很不适合当今教育的发展和需要了。林

4、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绿叶。要培养教师研究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是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主体,学生是教师的工具,这是以教定学。我们要研究“从学生如何学”来决定“教师怎样教”的新型教学行为思路,不能再以“教”为主,而要以“学”为主,要调整好角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传统的教学只看最终结果,而新课程下的教学,要重视看教学过程,即学生是怎样在学,教师是怎样在引导,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5、由“居高临下”向“平

5、等融洽”转变传统教学,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念你写”等形式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就是“容器”,师生关系极不平等。现在教育思想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学生可以像老师一样在小组内发表意见、交流。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组复新巩布)是由19世纪下半叶的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提出,这种模式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

6、视人的社会化,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树立角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勇于创新、勇于积累、勇于总结、勇于借鉴、勇于学习和勇于提高,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创新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对教师的培养、培训、磨练,实现教学行为的开放性、多样性、特色性和有效性。(二)转变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新的知识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课堂观,彻底走出“封闭式”,大踏步跨入“开放式

7、”。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机械重复”练习和“填鸭式”灌输。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开设相关的学习活动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2、变“我要学”为“我能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变“我要学”为“我能学”,必须从对学生学法指导入手,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切入点,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3、变“我积累”为“我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支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

8、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4、变“我介入”为“我投入”体验性是现代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强调主动参与和重视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而是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