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

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

ID:47700551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_第1页
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_第2页
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_第3页
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_第4页
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书为友,悦读人生”主题班会设计六年级四班王喜涛班会背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书交朋友,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人们的阅历,丰富人的各种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识字面的进一步扩大,自主意识的逐步提高,有很多学生开始自主地阅读课外书籍。在他们有这种阅读需求的时候,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传输良好读书习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习惯要在形成之初培养,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六四班举行了与好书交朋友的主题班会。班会目的:1、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2、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好书,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3、交流读书方法,畅谈读书感受,激

2、发学生读书的热情。4、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班会准备:1、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关于该书的名人名言。2、指导学生朗诵诗歌、排练童话剧。3、制作课件。班会过程:揭题:主持人:同学们还记得,开学初,我就提出了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大家积极响应,纷纷捐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在班上成立了图书角,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围绕这个主题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交流读书方法,畅谈读书感受,结识更多的新的朋友。一、交流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可以摘录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名人的读书观,读书观尽量能够贴近学生思想,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的。如果学生不熟悉的名人

3、,要对学生进行简单介绍。)1、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述很少。——伏尔泰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4、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史美尔斯主持人:这是名人的读书观,你对读书有何看法?可以在这里分享下。(同学发言)主持人:(总结同学发言,引出读书与人生的关系)哲

4、学家吉尔伯特曾经讽刺人类不过是剃净了毛的猴子,史密斯据以反驳的理由是:人类会著书,会读书。人类能将心灵的精华诉诸文字,流传后批,也只有人类,才能阅读先哲的智慧,从中获益。可见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会读书,会思考,会在读书中获得知识,会从读书中寻找乐趣。读书是可以伴随我们一生而不离不弃的良师益友。二、分享名人读书故事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分享几则名人读书故事吧。1.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5、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2.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3.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

6、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读书故事?在小组里分享一下吧。(同学发言)三、分享名人读书方法一:•目十行。这话大家常用,出自《粱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代刘克庄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夸张得可以接受。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二:二分群书。清末名家梁启超很会读书

7、。他把每天所要读的书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一类是有价值的,细读;格言还要精读。这种主次分明的读书方法,使他获益不浅。三:利用“三余”。三国时代的有名教育家董遇,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宋代文豪欧阳修对崇敬他的人深有感慨地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厶乃马上、枕丄、厕上也。”当然,“三上”语有夸大,也不利于健康,不足为训,仪以此说明抓紧一切时间是何等重要。四:读书“四到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近代胡适加了“手到”,形成了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好方法。边看、边诵、边写、边想,

8、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