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鸟类》教案2

《第1节鸟类》教案2

ID:4770110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第1节鸟类》教案2_第1页
《第1节鸟类》教案2_第2页
《第1节鸟类》教案2_第3页
《第1节鸟类》教案2_第4页
《第1节鸟类》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节鸟类》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节鸟类》教案教材分析“鸟类”是第12章“空中的生物”的第1节。教材首先选择了不同环境下的鸟类图片,将学生带进了鸟的王国,为学生总体认识鸟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接着教材以家鸽为例,探究鸟类适应空屮飞行的特征。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多方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探究活动则是木节最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保护鸟类的多样性中,重点突出了鸟类栖息地的保护,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生物课学习和训练,学生己储备了一定量的生物学知识,形成并提高了必须的学习能力。教师依

2、托此基础,可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图片和文字,并有意识的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图文资料,课堂上大胆展示交流,以挖掘潜力,激发动力,锻炼能力。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学生虽有接触,恐难深入。爱鸟护鸟的思想可能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所以可通过具体人物事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思路本节安排了五个环节:以视频导入新课、展示多姿多彩的鸟类世界、以家鸽为例探究家鸽适于空中飞行的特征、通过人物事迹激发学生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情感、课堂小结让学生在人生的天空中学习鸟儿自由翱翔的精神。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尝试完成“探究家

3、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运用鸟类图片资料进行分析,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的珍稀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的行为习惯。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进行“家鸽适应空屮飞行的特征”的活动。3、教学方法:观察法、问题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5、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世界上有很多种鸟类,草原、灌丛、水面、树林,许多地方祁能看到鸟的踪迹。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鸟类的世界,感受鸟类的千姿百态。(二)千姿百态的鸟类世界上现已发现的鸟类有90

4、00多种,像世界上最小的鸟一一蜂鸟,可以模仿人发声的鹦鹉,能够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声的画眉,以及具有五彩斑斓羽毛的孔雀等,它们共同造就了鸟类世界的丰富多彩,当然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之外,绝大多数鸟都善于E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鸟何以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下面我们就以家鸽为例來探究鸟类能够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三)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了解多姿多彩的鸟类流线型翅膀前肢特化成翼,两翼宽大,止羽排列紧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通过大量鸟类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1、外部形态的观察观察家鸽的身体呈现什么形态?观察图片,想想家鸽靠什么飞行

5、?介绍羽毛的种类,位置,结构,功能2、观察家鸽的肌肉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培养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家鸽最发达的肌肉在什么部位,它的作用分为止羽和绒羽-是什么?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各口发表见解这一过3、观察家鸽的骨骼完成飞行。程,培养学生的发散介绍家鸽骨骼的特点。薄、愈合、长骨中空、思维和逻辑思维能4、观察家鸽的消化系统轻而坚固,减轻了重量,力。家鸽的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食物的过便于飞行。程。总结家鸽消化系统对飞5、观察家鸽的呼吸系统行生活的意义。介绍家鸽特殊的呼吸器官一一气囊观看家鸽总结出家鸽特殊的呼吸的呼吸过程方式——双重呼吸。6、观察家鸽的循坏系统介绍

6、家鸽心脏结构,了解家鸽完善的循环系结合人体心脏来理解。以学生熟悉的知识来统对家鸽体温维持的重要性。完成课本表格。向不熟悉的知识进行总结家鸽适应空中生活的特征延伸,使学生易于理解。(四)保护鸟类的多样性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都能见到鸟类,大多数鸟类啄食害虫和害兽,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鸟类可以各抒己见,提出保护鸟传播种子,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供人类观赏,类的措施。饲养的鸟类还可以供食用等。可见,鸟类与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的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怀。我们应该怎么保护鸟类呢?引导学生提出保护鸟类的措施。板书设计第1节鸟类一、多姿多彩的鸟类世界二、探究家鸽适

7、应空中飞行的特征外形:流线型肌肉:胸肌发达骨骼:轻、薄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呼吸系统:双重呼吸循环系统三、保护鸟类的多样性教学反思木节课教学过程完成研究性课题,改变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灌输一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方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观察,而H有利于鼓励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成员朝着共同的冃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牛都能"动”起来,体现了“一切为每个学牛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与协作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授课过程中,师生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更加接近,也就是教师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考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