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

ID:47724496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7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_第1页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_第2页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_第3页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_第4页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与激励办法校本研修是新课程倡导的有效学习形式,是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为增强教师为教育服务的责任意识,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更好地建设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教师群体,使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科学、健康、持续、全面开展,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研修机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二、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研读本省研修方案、课改要求三、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开展课改动员会议,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让教师通过

2、学习改变认识,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水平,观看云中之前的及其余课改学校影视资料,开拓视野,从心底接受课改,认识到课改是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能动性的主要途径。四、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的一言堂转化为学生的主阵地。学生预习内容的展示,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课堂任务的落实,课堂小检测等有效实施。真正做到让老师成为课堂的导演,学生成为主角,老师配合学生学好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五、加大教研力度各教研组之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集体备课,交流探讨,互相听评课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边实施边研究过程中找到适合该课程改革的方案。六、推门听课

3、在课改过程中,领导小组随时到各班推门听课,课后对教师暴露问题或修改建议及时给予评价与交流,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方法,避免原地踏步或者回头路。每周听课不少于5节。七、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要求1、设计依据教师要研读课标,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找到课标的要求(手写课标)。其次针对课程标准要准确把握,确定重难点。最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做教学设计。2、出示学习目标(核心问题)学习目标是整节课的核心问题,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围绕目标而完成。教师依据课标、教参、重点、难点、学情及考点等设置不超过两个的学生学习目标。制定目标时应首先突现学生的主体地

4、位,其次,要注重听、读、写、会、认识、说出、识别、明白、掌握等行为动词的应用,制定目标一定要考虑目标的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和用以评价学生表现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即体现学生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从而做到具体、明确、易做、可测。3、评价任务评价任务就是针对目标精准设置,即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围绕目标完成课堂的整个环节。如:1、通过自读课文、小组讨论找出有关体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完成目标一)2、通过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特点的句子说出人物的描写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5、完成目标二)4、预习内容的展示(起点)教师根据自己设置的预习内容包括复习检测(题目设置的问题是旧知点与新知点的衔接,或者旧知为新知做铺垫习题,做到少而精,其目的是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扫清障碍)、新知预习(以问题层次化分解新知),预设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不同层次学生生成的问题。设置预习效果的展示及检测,要在教案中备注存在问题及处理办法。5、针对性教学(难点)教师在学生预习展示过程中记录不同层次学生生成的问题,要注意收集共性问题。对于个性问题教师个别指导,对于共性问题教师统一讲解。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独立思考

6、,小组交流探讨,部分学生讲解,教师分析讲解等方式),课堂问题的追问、易错点的预设、点评、总结,一题多变的设置,不同问法的设置等。学生展示部分:小组合作交流(个人思考之后不能全部解决、课堂提升、拓展部分),这一环节不能在给出问题之后就让学生合作,而应该先留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想法;学生讲解(稍有难度的问题让优等生讲解,如果有难度也可组间讨论讨论之后再让优等生讲解;随后组内再讨论让中等生讲解;问题步骤化、分解后的让学困生讲解)、展示(学生上板书写,要注重书写工整,清晰)等。这些内容,什么时候学生讨论,什么

7、时候学生讲解,什么时候学生展示,谁展示都要有备注。6.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对重点知识的回顾,对新旧知识的串接,为了巩固新知识,承前启后,认识升华,培养能力,及时反馈。以填空形式、复述形式或者谈感受形式等方法小结要标注清楚。7、课堂检测(落点)课堂检测是课堂目标任务的落点。检测题目的设置要难易适中,让学生都能在整节课的学习中掌握的知识,检测要用多长时间,要如何处理检测题都应做好备注,并预设学生的掌握程度,达标率以及会出现的问题。8、作业分层布置分层次设计作业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即全体学生,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优辅差为宗旨,

8、使他们均有获得学习的成就感。9、教学反思上完每节课之后,教师及时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做法(环节设置、问题解决、方法渗透等),不足之处(问题的抛出、题目的设置等),学生情况(课堂生成、学生表现等),教学再创造等都及时的做以记录,让自己逐步提升。为使校本研修工作永续不竭的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