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

ID:47744157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二陈情表(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5章节与课题陈情表  课时安排3课时主备人使用人   使用日期或周次   学习目标和任务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重点难点建议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资源的使用教读1课时,互动课堂2课时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教师二次备课栏拓展延伸

2、:※互动课堂【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学评价1.填空:(1)《陈情表》的作者李密,西晋人。本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陈情是表文的特点。(2)“臣密言”这样的开头,是当时作表章的一种格式,意思是臣李密说;文章结尾写“谨拜表以闻”也是当时章奏套语,表示恭谨地写表呈报皇上。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臣以险衅(xìn)   (2)门衰祚薄(zuò)(3)除臣洗马(xiǎn)   (4)非臣陨首(yǔn)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岂敢盘桓徘徊不进

3、的样子;(2)晚有儿息子;(3)日薄西山迫近(4)臣之辛苦辛酸苦楚;(5)臣以险衅因为;(6)急于星火比;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分组时初步校对、交流,老师有针对性的校对无以至今日用来,用来……的办法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对4、选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D )A.夙遭闵凶   B.零丁孤苦C.常在床蓐   D.门衰祚薄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E  (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则告诉不许:申诉;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D、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A至于成立B则告诉不许C臣之辛苦D举臣秀才

4、E实为狼狈6、填空: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二、文本研习1、层次结构全文共四段,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第1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写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第2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

5、两难的处境。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3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原因。由于李密是蜀汉降臣,为避免晋武帝的猜忌,这段一开始他就援引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作为上表陈情的依据,接着歌颂新朝“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德政,作为上表陈情的铺垫,紧接着委婉表明自己在蜀汉做官的态度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并深深感激晋武帝对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知遇之恩,最后正面提出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还是祖母病重。本

6、段叙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讲了两层意思。第三段中哪两句话分别概括了这两层意思?哪一句话可以概括第一段全段的内容?概括层意两句:①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②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概括段意的一句是: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第4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点明全文的主旨。作者首先用四十四和九十六两个年龄的对比,表明自己“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提出解决问题两全其美的办法:先尽孝道,后报国恩。写到这里,作者才明确地提出陈情的目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结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暗合上文“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之意,

7、以生死必报大恩的保证结束了全文。2、艺术特色(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文章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2)《陈情表》明显的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

8、从肺腑中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3)陈辞婉曲,屈伸适宜。(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三、问题探讨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总摄作用。总提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