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

ID:47786472

大小:98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4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通过放映影片和图片资料,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3.运用比较

2、、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知识点一 工作重点的转移1.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主要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3.历史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始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3)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3、义的新道路。(4)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预习评价】1.(判断)“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2.(思考)有人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试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知识点二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1)原因:农村经济体制问题严重。(2)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过程:①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秘密地实行包产到户。②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联产到组和

4、试行包产到组等责任制。③1980年9月,“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4)意义: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城市改革(1)背景:农村改革突破性进展的推动。(2)开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3)内容: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②管理体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4)结果:①到1987年,全国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②

5、企业内部实行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预习评价】1.(判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国有企业失去活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企不分、权责不明。(√)3.(思考)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试答:增强企业活力。知识点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背景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基本国策。2.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①背景: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②设立: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

6、、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③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①时间: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措施: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③意义: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3)开辟经济开放区:自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4)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4月,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这成为中国进一

7、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3.对外开放格局(1)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2)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预习评价】1.(判断)经济特区享有经济、政治上的特殊政策。(×)2.(思考)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试答:开放上海浦东。【图示巧记】十一届三中全会【易错防范】“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消除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

8、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继续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左”倾错误并未完全消除。【图示巧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易错防范】理清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