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苏教版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苏教版

ID:47795260

大小:2.11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14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新考纲]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5年6考)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2)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生物类型a.光合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等b.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菌等大多动物,寄生植物(如菟丝子)腐生细菌和真菌,腐食动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生态

2、系统最活跃部分,但非必要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必要成分作用(1)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2)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1)加快物质循环(2)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3.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表现形式: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②营养级:一般不越过5个营养级a.植物(生产者):第一营养级;b.动物所处营养级级别=消费者级别+1。③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通常不会逆转。④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

3、不一定是一个物种。(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③功能: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④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思考。①图示食物网中包括几条食物链?②图中猫头鹰占有哪些营养级?③青蛙与蜘蛛之间是什么关系?④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减少,其他的生物都减少,这种生物是什么?若蛇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

4、如何?⑤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什么?提示 ①8 ②第三、四、五、六 ③捕食和竞争 ④草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草减少,其他生物都减少。由于猫头鹰的食物来源较广泛,蛇的数量减少不会明显影响到猫头鹰数量的变化。 ⑤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1.生态系统成分及判断(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快速判断(2)上图中哪些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________。它们是否都参与食物链、食物网的构成?________。(3)图中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________和________。提示 (2)A

5、、B、C,其中C不参与食物网构成。(3)生产者(A) 分解者(C)2.下图为生态系统组成。请思考:(1)图中X及a、b、c分别指什么?(2)图中被誉为“生态系统基石”的是哪一环节?它是否一定是真核生物?是否一定是自养型生物?提示 (1)X-生物群落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2)b 不一定为真核生物,可能为原核生物,但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作用(2015·海南卷,23)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

6、鱼的大鱼C.泥巴中的藻类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解析 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题述现象中的食物链为泥巴中的藻类→小虾→小鱼→大鱼(与小鱼不同种),故泥巴中的藻类是第一营养级,小虾是第二营养级,小鱼是第三营养级,大鱼是第四营养级,泥巴中的大肠杆菌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答案 C关注生态系统成分必须明确的几个“未必”和“一定”(1)几个“未必”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原生动物

7、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2)两个“一定”生产者一定为“自养型”,“自养型”一定为生产者,分解者一定为“腐生”型,“腐生”型一定为分解者。【即学即练】(2017·河南郑州一检)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区中藤壶、贻

8、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海星可以位于第三营养级C.海星移除后,小区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解析 小区中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