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定员标准

企业定员标准

ID:47804372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7

企业定员标准_第1页
企业定员标准_第2页
企业定员标准_第3页
企业定员标准_第4页
资源描述:

《企业定员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定员标准一、定员标准的概念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劳动力的使用严格控制,并由各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劳动定员标准,作为编制劳动计划、核定员工工资基金的依据。纵观我国过去劳动管理的历史,各产业部门以及劳动行政主管制定、发布的各类编制定员标准,对于节约使用劳动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开始走向市场,与过去行政主管部门脱钩,

2、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迎接市场的挑战.提高竞争能力,必然在开拓市场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包括劳动定员在内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如前所述,以制定、贯彻劳动定额标准(包括定员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活动,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以人力(活劳动)消耗、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它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法定性、统一性等一系列特征。二、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一)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   按照管理

3、体制分类方法,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可区分为:   1.国家劳动定员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   2.行业劳动定员标准。由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业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发布,全国范围发布,在某一行3.。地方劳动定员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当地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   4.企业劳动定员标准。由企业批准、发布.在本企业范围内统一实行的劳动定员标准。   (二)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区分为:   (1)单项定员标准,亦称详细定员标准。是以某类

4、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综合定员标准,亦称概略定员标准。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   (1)效率定员标准。根据生产任务量、每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出勤率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2)设备定员标准。根据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状况、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3)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以及劳动者的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   (4)比例定员标准。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

5、另一类人员人数的定员标准。   (5)职责分工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等因素,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的定员标准。   以上五种定员标准,一般以‘‘单位用工数量”(人.年、人.月)或“个人综合工作效率”来表示,以适应不同条件的需要。精选范本,供参考!三、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不同级别的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人员使用规定了素质要求和数量界限。但仔细区分,也存在一些差别,例如企业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加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和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等生产

6、技术、劳动组织条件,明确规定出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例,并提出各个工序、设备或工作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而行业定员标准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应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轮休轮班组织形式、作业率、出勤率,以及设备开动率等提出原则性要求。   劳动定员标准中,由于影响人员使用的因素不同,有的要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划分出若干组(可按数量指标,亦可按质量指标)分别确定用人标准。例如,炊事人员的定员标准,要根据就餐平均人数和开饭次数多少等因素,分成若干组,分别确定用人数量标准。   在劳动定员标准中,对人员数量标准的规定,可采用绝对(数)指标,具体明确,

7、亦可采用相对(数)指标,便于按比例核定人数。有时根据需要还可以规定控制幅度。规定控制幅度既可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单位,也可以促进企业提高定员水平,控制幅度中的低限是多数企业经过努力达到或超过的水平,高限是相对多数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方可达到的先进水平。四、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为了切实保证定员标准的先进性、技术性、科学性、可行性,在编制劳动定员标准时,应注意遵守以下原则:  (一) 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从本行业本企业现实生产技术组织水平出发,充分考虑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挖掘的劳动潜力,编制出既能综合反映同行业同类企业先进水

8、平。又能使多数企业经过努力达到或超过的定员标准。  (二)依据要科学  充分分析和深入研究本行业或本企业各类人员制度时间内总工作量和个人工作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