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三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三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

ID:47813088

大小:206.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三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三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三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三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三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三讲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子结构与原子核1.(2018·江苏高考)已知A和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和2T,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T后,剩有的A和B质量之比为(  )A.1∶4        B.1∶2C.2∶1D.4∶1解析:选B 根据衰变规律,经过2T后A剩有的质量所以=,故选项B正确。2.[多选](2018·江苏七市三模)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很小的粒子。早在1942年我国物理学家王淦昌首先提出证实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静止的铍核(Be)可能从很靠近它的核外电子中俘获一个电子(动能忽略不计)形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中微子,新核处于激发态,放出γ光子后回到基态。通过测量新核和γ光子的能量,可间接证明中

2、微子的存在。则(  )A.产生的新核是锂核(Li)B.反应过程吸收能量C.中微子的动量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D.中微子的动能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能相等解析:选AC 根据题意可知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Be+-e→Li+νe,所以产生的新核是锂核,反应过程放出能量,故A正确,B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可知中微子的动量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因为中微子的动量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质量不等,根据Ek=,可知中微子的动能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能不相等,故D错误。3.[多选](2018·南京、盐城一模)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反应核反应过程的是(  )解析:选AD 

3、根据核反应过程中应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A项中符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故A正确;B项中质量数守恒,但电荷数不守恒,故B错误;C项中质量数守恒,但电荷数不守恒,故C错误;D项中符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故D正确。4.[多选](2018·江苏六市二模)关于原子核和原子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系原子核稳定的力是核力,核力可以是吸引力,也可以是排斥力B.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的原子核不可能自发衰变C.重核发生裂变反应时,生成新核的比结合能变大D.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一定会释放能量解析:选AC 维系原子核稳定的力是核力,核力可以是吸引力,也可以是排斥力,故A正确;原子序数

4、小于83的元素的一些同位素也可以自发衰变,故B错误;重核发生裂变反应时,释放能量,所以生成新核的比结合能变大,故C正确;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如果质量增大,则吸收能量,故D错误。5.[多选](2018·南京、盐城二模)放射性元素氡(Rn)的半衰期为T,氡核放出一个X粒子后变成钋核(Po),设氡核、钋核和X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Rn→Po+HeB.发生一次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m2+m3-m1)c2C.1g氡经2T时间后,剩余氡原子的质量为0.5gD.钋核的比结合能比氡核的比结合能大解析:选AD 根据核反应过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5、该核反应方程是Rn→Po+He,故A正确;聚变反应中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故释放的核能为E=(m1-m2-m3)c2,故B错误;1g氡经2T时间后,剩余氡原子的质量为0.25g,故C错误;从氡核衰变成钋核放出核能,所以钋核的比结合能比氡核的比结合能大,故D正确。6.[多选](2018·盐城三模)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1>E2B.E1

6、正确的有(  )A.使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3.4eV的能量B.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光子,能量增加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10.2eV的光子跃迁到n=4激发态D.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会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解析:选AD 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eV,则n=2能级为E2=-eV=-3.4eV,因此要使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3.4eV的能量,故A正确;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光子,能量减少,故B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10.2eV的光子,能量变为E=-13.6eV+10.2eV=-3.4eV,因此会从n

7、=1能级跃迁到n=2能级,故C错误;根据C=3,可知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正确。8.(2018·南京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一定会释放出能量B.汤姆孙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C.根据玻尔理论,电子没有确定轨道,只存在电子云D.氢原子可以吸收小于使氢原子电离能量的任意能量的光子,因而轨道半径可以连续增大解析:选A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这一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